第三十八章 毒士贾文和(1 / 2)
国仕立时笑而道:“来人,李儒先生欲以死而保节,请以足之。”
遂一刀斧手入得厅内,硬将李儒推了出去,随后便是一声惨叫,听得众人全身麻。
此时国仕方才走近贾诩跟前道:“文和先生,欲同李儒而去乎?”
贾诩止而苦笑一声,遂又疑问道:“汝乃当朝一品文淮侯,怎可妄杀丞相之贤乎?”
国仕遂命人请郭嘉入厅。
郭嘉入得厅后,双手抱拳作一揖道:“文和兄许久不见,怎料今日相逢却是如此局面,实在惜哉!”
贾诩道:“不曾想奉孝兄竟投了国大人处,难怪贾某会溃败非常,自难也。
然今关内无一存粮,大人您如何安民乎?”
国仕笑而道:“文和先生不知吾尚有存粮乎?噢,对了,吾忘了汝不知某之妙计了。”
遂郭嘉信心十足地道:“我家主公非一般贤主可比。
其用嘉之意见实为下策,然而不料我军对主公如此忠诚,尽全力配合之,才瞒天过海使文和兄你放松了疑惑。
实乃险胜矣,不足以骄之。”
此时贾诩方才明白郭嘉为何会主动以投国仕,遂对国仕有了重新的看法。
此时国仕道:“请问文和先生,可知吕布将军否?其愿意投吾之下,怎奈不巧被先生‘挑拨离间’以降董仲颖之。
如此看来,先生汝若非令吕布以投董卓,何以至丁原亡而使董卓坐大。
后致其不听先生之言,入洛阳而归长安与朝廷对峙。”
“后私入宫廷,作下种种滔天罪行,使天下之民无不怨之,天下有识之士无不背之。
我等关东十八路诸侯忠良颇多,又大凡为汉着想,声讨董卓之国贼。
岂非义乎?非不义乎?”
国仕继续道:“前日吾于十八路诸侯面前草书,仕等谨以大义布告天下。”
“董卓欺天罔地,灭国弑君;秽乱宫亲,残害生灵;猴戾不仁,罪恶充积!
今奉天子密诏,大集义兵,誓欲扫清华夏,剿戮群凶。
望兴义师,共泻公愤;扶持王室,拯救黎民。
檄文到日,可奉行。”
“此之宣言,欲为洛阳百姓及新野之战讨一说法,怎奈董卓抗旨不入朝,今吾等奉命拿之,李儒竟不分义恶而颠倒黑白。
如此无能之士,留之何用,杀之何用?故吾已将其逐出函谷关外!”
此时贾诩方开口道:“那汝……大人欲如何对诩乎?”
国仕问道:“吾知文和先生对董卓之举早已不满,不若弃而投吾,当慎用之,如何?”
贾诩半惊半喜道:“大人这样便要收诩作其幕僚乎?”
国仕一笑道:“文和先生使吾为之奈何?”
贾诩道:“人言汝为人中之龙,有经天纬地之才,百步穿杨之箭,遇人皆识之明。
诩欲一观,不知大人可否愿示与诩而观之?”
国仕立时便应道:“此甚易哉,不知文和先生欲如何问之啊?”
贾诩道:“先诩有三计可使中央联合军不攻自破,惜如今无可用之,惜哉!
不知大人可看出吾之三计否?”
此时郭嘉正欲上前道之,国仕一挥衣袖,细凝贾诩片刻后道:“文和先生好计谋啊,这以逸待劳、抛砖引玉、顺手牵羊之计合谓连环之谋,非一般人所能想,实乃我军之大患啊!”
贾诩一惊道:“大人自谦了,竟知某之深计,甚佩服哉!”
后继续道:“诩欲知国大人您有何败董良策?”
国仕淡淡道:“吾有二十一计可破虎牢而讨董,不知文和欲闻何计乎?”
贾诩道:“大人说笑了,怎会有如此之多。”
国仕侃侃而道:“董卓无天时人和,空有地利而不为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