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 让郑达做(2 / 6)

加入书签

nbsp;塑形相对来说比较简单,那也只是相对。

    如果面果儿的塑形是随便一个厨师练几天就能上手的话,面果儿也不会成为顶尖白案点心的代名词。

    什么?你说秦淮甚至没有练几天,他一练就上手了?

    对此,郑思源只能说人和人的体质不能一概而论。

    把果儿的制作步骤拆开,里面唯一能让帮工帮忙的,除了有手有脚就行的上锅蒸制,就是最后的上色。

    上色简单,有手就行。

    但是果儿不是一般的上色。

    黄记后厨很多人都觉得果儿的造型和苹果面果儿的造型简直就是两个极端,一个是极端美学,一个是暴力丑学。

    前者需要一定的审美和艺术功底,后者也需要一定的审美和艺术功底。

    在秦淮偶尔做果儿的时候,黄记后厨的热心群众不是没有人尝试过,但是没有人可以把果儿涂得比秦淮更丑。

    许成在文章里是重点强调过,果儿的造型丑不拉叽、令人发指的。

    这要是到时候端上桌的果儿不够丑,让客人失望了怎么办?

    这不是虚假宣传嘛。

    秦淮三人的会开了足足一个多小时,全程都是黄胜利和曹领班在商量,秦淮在边上听。

    黄记目前的经营思路很简单。

    把握客源,留住客源,再创辉煌。

    《知味》今天发刊,国内的客人速度快的话中午晚上就能到,国外的客人稍稍慢点,要等到明后天。

    可以说整个1月到过年期间,黄记一定是爆满的,大排长龙是完全可以预见的。

    而且等到那个时候的排队,不是这几天的小打小闹,每天排个一两百米买包子。

    到时候排队吃饭的全都是堂食的客人,排队时间长,从早上六点排到晚上10点不是没有可能的。

    到现在黄胜利和曹领班都记得,当年黄记第1次上《知味》的时候因为没有经验,没有严格控制排队人数和经营时长。导致有很多客人为了吃上黄胜利的菜通宵排队,凌晨两三点黄记都打烊了,黄记外面还是大排长龙。

    随之而来的黄牛、插队、吵架、打架就更不用说了。

    为什么现在黄记的食客和周边的街坊邻居都那么擅长应对排队时出现的各种突发意外情况,随时跳出来正义执行?

    那都是当年练出来的。

    不过现在时代不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