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四章 在路上(1 / 2)

加入书签

王冈到达齐州时,当地的官员早已在码头上等候。

如今的王冈早已今非昔比,作为天子近臣,该有的体面,这些地方官还是要给的。

李常带头上前迎接,王冈也是笑呵呵的拱手走下跳板。

一番寒暄之后,便引着他向州衙走去,沿途的百姓见到他,先是一愣,继而高呼“通判老爷!”

王冈闻声也是连连对道旁的百姓拱手行礼。

百姓们又是欢呼!

随后越来越多的百姓都涌上街道上来,齐声高呼“通判”之名。

一众官员也都为之侧目,那些任职比较久的官员,反应倒还好,他们是见过王冈离任时百姓齐呼“愿通判高升”那盛大场面的。

而那些新调来齐州的官员则是被这一幕看的瞠目结舌,这是何等声望啊!

他们不由抬眼看向一脸微笑,不断拱手的王冈,忍不住向身边在当地任职较久的官员小声问道:“这王玉昆在齐州做了什么事,能如此受百姓爱戴!”

那官瞥他一眼,淡淡道:“你不是想效仿他行事吧!”

“呃……这……呵呵……”

“王玉昆曾经说过一句话,你把百姓放心中,百姓就会把你举头上!”

“这……似乎也不是那么难吧!我辈读书为官,为得不就是造福一方百姓嘛!”

“呵呵……如果你上级给你施压,力不改初心的去为百姓谋福,那你也能得到百姓们的爱戴!”

“啊!”那官低呼一声,便不再说话。

真要这般去做,那不是愣头青嘛!

为官之道讲究和光同尘,这般跟所有人都对着干,那不得被人笑话不会做官嘛!

在看一眼王冈,心中暗生敬意,他虽然不认同这种为官的方式,却是极其佩服能不改初心的人!

果然非凡之人,当行非凡之事!

随着一路的欢呼,王冈来到了州衙,他没有废话,直接拿出枢密院的调令,要求调拨三百火字营。

李常接过调令,看了一眼,笑道:“这般仓促?不如在这里住上二三日再走!”

王冈则是摇了摇头,认真道:“事态紧急,邕州知州刘璋已然战死,若是耽误下去,只怕又会有新的的变故!万不能再现熙宁八年邕州的惨剧啊!”

李常听他这么一说,神色也郑重了起来,拿过纸笔刷刷点点写了一封调令,用了印后,递给王冈道:“如此我也就不在耽搁你的时间了,待你凯旋之时,我们再把酒言欢!”

王冈将调令交给林渔,看着他大步而去,方才对李常拱拱手道:“承李公吉言!”

王冈办完事,再次离开州衙,在百姓的不舍之下,向码头走去,这帮百姓还以为他是回来接替李常的呢,白高兴了一场!

若是让李常听到他们的心声,估计会难过的自闭过去,他这齐州的这段时间,可谓是殚精竭虑,把城中的那些贼盗杀的是人头滚滚,却也不见百姓说他半分好!

到了码头,正在等待火字营时,又一人匆忙跑来,笑道:“太医令,我方才听人说才知道你要路过齐州,却是来迟了,还望见谅!”

王冈看着这位当初被他忽悠来京东西路的陈判局,人清廋了些,但精神却更足了,便笑道:“老陈,我听说你现在干的不错,已经培养了一批人回乡村里去了,眼下这第二批也快结业了吧!”

“这都是太医令的功劳!”陈判局笑容灿烂,“第一批结业的村医已经见到效果了,现在我们的工作也轻松了许多,各村的里正、保正都求着我们赶紧再开一班,好给他们村里也都配上村医!”

“那就好!你也可以适当的迈开步子,把各州都动员起来,而后遍地开花的去做!”

陈判局点点头道:“我们已经准备这么去做了,来年我就会去青州在开办一家,而后再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