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六章 深耕蛮荒,暗流初现(1 / 2)

加入书签

    时光如溪流,在山越部落的吊脚楼与苍翠山林间悄然滑过。转眼间,玄衍师徒四人已在黑石部落停留了数月。明尘的伤势在玄衍的精心调理和部落提供的有限草药辅助下,终于基本痊愈,虽然身体仍比以往虚弱,但已能参与一些轻便的劳作。这种劫后余生的经历,让这个原本跳脱的年轻弟子眉宇间多了几分沉静。

    玄衍凭借其扎实的医术和陆续展现的“小技巧”,逐渐在部落中赢得了超越“外来者”的身份。他不再仅仅是被收留的避难者,更像是一位被默许存在的“客卿”。每日前来求医问药的族人络绎不绝,从常见的跌打损伤、风寒发热,到更复杂的毒虫叮咬、陈年内伤,玄衍都尽力施为。他不仅用带来的草药,更积极地向部落采药人学习辨认本地特有的药材,并将中原的炮制方法与土法结合,提高了药效。这使得他在部落底层民众中的声望与日俱增。

    然而,玄衍深知,医术只能救急,若要真正在此地立足,甚至实现“星火”相传的宏愿,必须将苏妲己手稿中那些改善生产、提升生存能力的知识,更深层次地融入这片土地。

    他注意到,黑石部落虽依山傍水,但取水方式极其原始,全靠人力肩挑背扛从山涧往返,尤其居住在较高处吊脚楼的老弱妇孺,取水尤为艰辛。且每逢暴雨,山洪裹挟泥沙而下,水质浑浊不堪。苏妲己手稿中关于水利的记载给了他启发。

    他并未贸然提出大型水利工程,而是选择了一个更切实际的目标。他找到岩虎,提出可以在靠近部落居住区的高地处,寻找合适的泉眼或溪流,修建一个小的蓄水池,再用劈开的竹筒连接起来,将水引到部落中心地势较低的开阔地。

    “竹筒引水?”岩虎瞪大了眼睛,觉得这想法匪夷所思,“水……怎么能自己流过来?”

    玄衍耐心解释:“利用高低落差。水往低处流,只要将竹筒首尾相连,从高处水源引下,形成渠道,水自然能流到我们需要的地方。”他用手在地上画出示意图。

    岩虎将信将疑,但出于对玄衍之前表现的信任,还是召集了几个关系好的年轻猎人,按照玄衍的指导尝试。他们找到了一处地势较高的清澈山泉,砍来粗大的毛竹,打通竹节,用藤蔓捆绑连接,小心翼翼地沿着山坡铺设。当第一股清冽的山泉水通过竹筒,哗啦啦地流入部落广场边新挖的一个石砌水池时,整个部落都轰动了!

    族人们围着水池,看着那源源不断的清水,脸上充满了惊奇和喜悦。尤其是那些每日为取水所累的妇女们,更是对玄衍感激不尽。这简易的竹筒引水系统,极大地便利了日常生活,也改善了饮水卫生。

    此举让玄衍的声望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连大祭司巫鹫在一次部落集会时,都罕见地当众肯定了玄衍的贡献,称其“带来了山神的智慧”。但玄衍敏锐地察觉到,巫鹫那深邃的眼眸中,在赞许之外,还隐藏着一丝难以察觉的审视和……忧虑。

    成功的背后,往往伴随着新的挑战。玄衍带来的变化,开始悄然改变部落内部原有的权力结构和利益平衡。

    首先感到不安的,是部落中原有的巫医和负责祭祀的少数人。玄衍的医术明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