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十三章 各怀心机,风雨同舟(2 / 3)

加入书签

有针对性地吸引商朝境内的流民和工匠。

    他们散布消息,称西岐轻徭薄赋,善待工匠,只要有手艺,便能获得土地和安宁的生活。

    一些在朝歌因棉布冲击而破产的传统手工业者,或是对天工院严格管制感到不适的匠人,开始悄悄向西岐流动。

    虽然数量不多,但这股人才流失的暗流,让苏妲己和杜元铣感到了切肤之痛。

    最致命的一击,来自经济层面。西岐联合了几个产粮大诸侯,开始在国际市场上悄悄收购粮食,并放出风声,称因“气候异常”,未来数年粮价可能大幅上涨。

    这一举动,直接导致了中原地区粮价的进一步波动。尽管商朝官仓尚有存粮,但市场预期的改变,使得囤积居奇之风更难遏制,朝歌官府平抑物价的努力事倍功半。

    费仲、尤浑背后的势力趁机兴风作浪,将粮价上涨的罪责再次引向天工院的“巨大耗费”和苏妲己的新政。

    这一日,九间殿的日常议事,气氛格外凝重。负责财政的箕子汇报了近期粮价持续上扬、边境诸侯与西岐往来密切的情况,忧心忡忡地表示,国库虽然暂时无虞,但长此以往,恐生大患。

    闻仲听完,虎目含威,沉声道:“西岐此举,乃釜底抽薪之策!意在困我财政,乱我民心!大王,当立刻下令,严格限制粮食出境,加大对边境诸侯的监控!若有敢与西岐勾结者,严惩不贷!”他的解决方案,带着浓重的军事管制色彩。

    苏妲己却摇了摇头:“太师,堵不如疏。严格限制易生怨怼,反而将中间派诸侯推向西岐。且我朝与诸侯贸易往来频繁,全面限制粮食出境,恐伤及自身商业。”

    “那依你之见,该当如何?”闻仲语气不善地反问。

    苏妲己早已深思熟虑,从容道:“其一,可派得力使者,主动与那些受西岐诱惑的诸侯接触,陈明利害,许以适当利益,如承诺以稳定价格收购他们的特产,或提供天工院的部分非核心技术支持,将其拉回我方阵营。其二,针对粮价,除平粜外,可鼓励民间储粮,官府可提供简易地窖修建技术或小额借贷,将民间的力量也动员起来,共度时艰。其三,也是最重要的,天工院农事司必须加快步伐,尽快推出切实可行的增产方案,只要我朝自身粮食产量大幅提升,西岐的粮价攻势便不攻自破!”

    她的策略,更侧重于外交分化、发动群众和根本性的生产力提升,与闻仲的强硬封锁形成了鲜明对比。

    比干听完,沉吟道:“太师与娘娘所言,各有道理。老臣以为,可双管齐下。边境监控不可放松,但娘娘怀柔分化、鼓励农耕之策,亦当尽快施行。当务之急,是稳定内部,提升国力。”

    纣王听着三方意见,只觉得头大如斗,最后挥挥手:“就按王叔说的办!闻太师加强边防监控,苏娘娘负责安抚诸侯、鼓励农耕!务必给孤稳住局面!”

    这次议事,虽然没有爆发直接冲突,但闻仲的强硬与苏妲己的怀柔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