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排兵布阵(3 / 4)
是平日里的事情大家是清楚的,城防营搅得长吉县天怒人怨,这也是百姓们自己见到的。
所以,在短暂的思考之后,许多人还是选择相信县令的话,何况不少人才刚刚经历过小西门下生的惨剧。
他们不知道这其中有陆衍之派人在鼓动百姓,他们只知道城防营的人杀了他们的孩子,杀了他们的妻子,杀了他们的儿子、父亲、母亲,这一桩桩一件件,则让百姓们心里的天秤究竟偏向哪边。
今晚上他们在一起商量的,就是长吉县的这件事。
可以说,陆衍之对于人心的把控还是太到位了,至少廖勋这么些年都没有找到什么陆衍之的把柄,也不是没有原因。
不过,现在李逸暂时是他们的一员,为了计划能够顺利进行,他也只能参谋参谋了。
书房之内,李逸接过话头:“百姓们的态度固然重要,但是现在却也显得不那么重要。
百姓们不了解事情的真相,但是日常生活中生的事情,经过陆衍之这么一‘提点’,就让大家将这些事情联想到廖县丞与苏千总的身上。”
“真要说起来,这件事其实苏千总和廖县丞也有责任,一个放任自己营中的将士们胡作非为,另一个罔顾朝廷法度,只为了自己一己之私。”
李逸这话说的相当不客气了,但是廖勋和苏承基此时却一点怨气也没有,因为夏嫣然一双美眸在他们身上扫来扫去。
却听李逸继续道:“之所以说百姓们的想法并非那么重要,是因为这件事最终还是要上面重视。
府衙的态度很重要,而且这件事不仅仅是长吉县的百姓们需要知道,我建议,如果你们有手段,最好是在府城也散播一些消息。”
“府衙离府城的百姓们近,大人们离府城百姓们也近,试想一下,如果他们在府城也听说了长吉县的事,听说了陆衍之的所作所为,那么他们会怎么想呢?他们肯定知道这是有人在刻意的散播消息,但是这时候不是追究此事的时,因为这里面涉及到提刑按察使司的御史。”
“每一个御史都是能上达天听的存在,这样的人物死在一个小小的长吉县,现在案情出现蹊跷,大人们会不闻不问吗?他们不敢,毕竟如果省里知道了,到时候府衙里的大人们就被动了。”
“所以,当务之急,我觉得,就是赶紧在长吉县之外,特别是府城,乃至于省城都动舆论攻势。
当然,长吉县的百姓们也不能不管。
长吉县封城的这些日子,必须保障百姓们的日常生活所需,被廖大人绑起来的主簿大人,我想可以先将人放了。
从此刻开始,大家都要行动起来了。”
这一刻,李逸好像才是长吉县的主导人,在场的两个六品,一个八品,全都在听他做行动部署。
反倒是廖勋,有些吃惊,“那,那个,李典史是怎么知道主簿被廖某抓了起来?”
李逸不想回答这个问题,翻了一个白眼,随即看向苏承基。
“苏千总需要约束手底下的将士,这些年你手底下的人所作所为我不相信你会不清楚,但是你不闻不问,间接的纵容了这些人。”
突然,李逸想到以前看过的视频中的片段,目光一亮,看着苏承基,“我做如下部署,苏千总你记一下。
长吉县城门交给县衙壮班衙役,这些人由王捕头负责管理,原则只有一条,不能再出现小西门下的惨剧,也不能出乱子。”
“第二,城防营参与县里的治安巡查。
长吉县被封锁的这段日子,一定会有那些宵小出来作祟,这时候需要挥你们的职责。
同时,严令要求城防营的将士遵守法度,一旦出现骚扰百姓之事,这时候苏千总可不能心软。”
“第三,舆论攻势需要继续做,陆衍之不可能时时刻刻出来讲话。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