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怒火(1 / 4)

加入书签

马上过年,锦山村很热闹,虽不至于张灯结彩,但家家户户都贴了春联。

贴春联这一民间习俗相传起源于“桃符”

文化,最初是为了驱邪避灾,五代时期,桃符与偶句结合,形成最早的春联。

宋朝,贴春联的习俗就已经流传开来,不过真正让春联走进千家万户的,还是明太祖朱元璋。

清朝陈尚古所写的《簪云楼杂说》,这本描写明朝社会风俗的史料笔记中就写道:“春联之设,自明太祖始”

在当世的陈汉朝,老百姓们也流行贴春联,临近锦山村,还能看到有些人家正在贴春联。

李逸他们这一行人又是骑马又是赶着大车的,自是十分显眼,有那察觉异样的,早已经跑进村子里去叫人了。

等到李逸等人走到村子边上,已经围了不少的村民。

还不等李逸等人有所反应,还认识李逸和夏嫣然的,马上惊讶,接着欢呼一声,“李公子回来了,李公子回来了。”

人群一下反应过来,哦,这就是当天拦下何家的那个李公子,就是那个收山货的李公子啊。

众人顿时欢喜起来,纷纷围上来。

“李公子,你真的是来收山货的吗?”

询问之人带着热切的目光,周边村民也带着热切的目光,李逸点点头,大声道:“没错,上次答应之事,诸位乡亲不会忘了吧,哈哈。”

人群出阵阵欢呼,在反复确认李逸是来收山货的,稍微打了几句招呼之后,一个两个都往家里跑,准备将东西带到村中心的广场上。

人李公子刚才说了,等会儿在村中心广场收购。

见人都跑的差不多了,李逸看着散开的人群,眉头一皱,没现小花和他的父母。

拉过一个准备跑回家的村民,却见人家支支吾吾。

没有为难人家,那人如释重负,连忙跑开。

李逸和夏嫣然对视一眼,皆从对方眼里看到了一丝不寻常。

让将士们去村中心休整,李逸则带着夏嫣然、徐肆、王二前往小花家。

几人径直走向赵老憨家那间熟悉的土坯房,院门关着,里面静悄悄的。

与别家不一样,别家院门上都贴着对联,但是赵家院门外却是光秃秃的,不仅没有贴春联,甚至院门还有好几处破损。

李逸上前,朝着里面大喊,“赵大哥,小花,你们在家吗?”

院子里并没有声音传出来,李逸又喊了一声,可是里面还是没有动静。

倒是邻居听到了,弹出一个脑袋出来查看情况,结果看到李逸夏嫣然,先是一喜,随后脸色一变,赶紧躲回了自己家。

“刷!”

徐肆自然也看到这一幕,看出了李逸脸上表情不对,邻居刚回去,他就已经“刷”

的一声调到了院子里,随即打开了院门。

李逸朝着徐大哥点点头,“谢了,徐大哥!”

,随即迈步走进院子里。

记得上次来赵老憨家,他家院子干净整洁,但此时虽然不凌乱,但是却也带着一丝破损。

李逸和夏嫣然赶紧朝主屋而去,正屋的大门倒是开着的,刚走进去李逸就闻到了一股药味,这两天他天天喝夏嫣然熬的药,对于药味最敏感不过。

堂屋左边卧房,此时房门虚掩着,李逸轻轻推开门,一股浓烈的药味扑面而来,瞬间充斥着鼻腔。

昏暗的卧房里,赵老憨直挺挺地躺在唯一的木板床上,脸色惨白,双眼紧闭,额角处还残留着青紫色的淤肿,一只手臂用破布条吊在胸前,露在被子外面。

旁边一张临时搭建起来的床铺上,一个妇人蜷缩着,盖着薄被,不时出压抑的咳嗽声,气息微弱。

“赵大哥?嫂子?”

李逸轻声呼唤,可是回应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