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如仙姑娘好久不见(1 / 5)
荠县毕竟只是一个山区里的小县城,娱乐业没有那么的达,但是上虞不一样啊。
前面提到过,南平府是一个三省交界的地方,更南方的省份以及旁边省份的长吉县要来莹川,第一站就是南平府。
因此,这里虽然比不上杭州、南京、苏州等江南地区的大城市,但也是一座繁荣之城,至少给李逸的感觉是这样的。
入夜之后衙役们到永丰码头抓人丝毫没有影响此刻南街的热闹,甚至此次抓捕行动还成为了消息灵通之辈炫耀的资本。
走在南街之上,李逸忍不住感慨,“荠县确实比不上上虞,荠县本身人口就少,还大多分散在山里,哪像上虞,外城比内城还热闹。”
“南平府相对来讲偏僻,不过要说热闹,我们长吉也很热闹,这时候说不得外城花灯夜市已经人山人海了。”
“哦,忘了二哥是在长吉县当差了,不过说起来,我这个长吉县人却没去过几次县城,反而跟着徐大人跑来了南平府,哎……”
王二拍了拍李逸的肩膀,“伤感什么,跟着哥哥走,哥哥带你去消愁。”
说完走到李逸与徐肆二人前面带路。
后面两人相视一笑,这时候李逸突然道:“对了,徐大哥,上虞乃是南平府府治所在,而南平府守备力量又在荠县,这万一生什么事?是吧,你懂的!”
闻言,徐肆笑着道:“上虞城内设有城守营,就在东边的迎恩门内。”
李逸恍然大悟,原来地方已经出现了营兵,之前在荠县看到夏家军,还以为陈汉朝目前只有卫所兵呢。
要说这营兵制的出现,并最终迫使另一个时空的明朝改革军制,还要从卫所制度的崩溃开始说起。
到了明中叶之后,卫所军战斗力堪忧。
明嘉靖二十七年正月,九边重镇之一的宁夏镇生兵变。
当时的蒙古降将因为不堪忍受汉将的排挤,在除夕夜动兵变,攻占宁夏镇城,杀死巡抚、总兵。
此后联合河套地区的鞑靼骑兵攻陷平鲁、灵州,切断了明军的粮道,随后利用火器与蒙古骑兵的灵活性,先后攻占武营、韦州,此时已经到了五月份,叛军主力光骑兵就有三万多人,兵锋直指固原。
所幸在固原守将的努力之下,勉强守住了城池。
但当时不光守军战力堪忧,整个陕西三镇能调动的所占之兵也不足原本兵额的一半。
《宁夏新志》记载,当地驻军“多老弱充数,弓马火器十不习一”
。
在这种情况下,固原能守住,不得不说真的是拼命守城了。
最终在嘉靖二十七年的十月,这场持续将近一年的兵变才被平定。
这场兵变从开始到结束,有两个地方需要关注,一个是卫所制度的崩溃,另一个则是营兵制度改革后的战果。
这次平定兵变,算是嘉靖兵改之后的第一次实战,此后车营炮兵成为对抗骑兵的主要军种。
步营大量装备火器,火绳枪配合车营装备的弗朗机炮形成多层火力。
最重要的一点,营兵制度改革让士兵脱产,从半军事半农业逐渐成为准军事人员,这一点是很重要的,这让士兵有更多的时间锤炼战法,有更多的时间熟悉火器。
但细心的你可能也现了,要完成职业化军队改革,是很费钱的,需要朝廷建立起强大的国家财政后勤保障体系,但是当时的明朝并未建立有效的保障体系,最终“养兵百万,反噬百姓”
。
因此,对于陈汉朝出现了营兵,李逸还是很感兴趣的。
“对了,徐大哥,所以现在朝廷是卫所与营兵共同存在吗?”
徐肆想了想,随后点点头。
既然上虞有一个城守营,那岂不是有上千士兵在城内?李逸之前还想着,要是白莲教拿下上虞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