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 何家与镇守太监(3 / 4)

加入书签

监在银钱转运的过程中贪墨一些,还是同样的道理,难道还敢查皇帝的账?

有时候户部明知道数目不对,但是却依然只能选择妥协。

“哎,当今陛下啊!”

郑炯对于主簿涉及到皇帝的事情不仅不加以制止,甚至也出了一声感慨。

这事李逸可不敢随便的跟上,只能当做没听到,主动岔开话题。

“既然矿税是被税监收走了,那么商税为何只有八千多两呢?这里面可包含了钞关?”

“自是包含了钞关的,实际上这古镇巡检司衙门所收上来的钞关也有很大一部分被咱们那位马镇守给收走了。”

嗯?这个意思是这位何正何巡检是那位马镇守的人?毕竟巡检司衙门其实隶属于上虞县,而上虞县上面还有南平府,再上面是莹川布政使司,按理说身为镇守太监,怎么会看上一个小小的上虞县巡检司的钞关?

李逸看向那位上虞主簿,却见这位主簿大人朝着李逸轻轻摇头。

看来这个里面还有事情。

这一场茶话会持续了两个时辰,一开始确实是李逸在说,后面就是听郑炯以及主簿在说了。

期间郑炯还问过李逸这些东西是从何得知的,要不是看李逸面嫩,还有十七八岁,说不得还以为李逸曾经去过倭国。

李逸总不能说很多知识是在另一个时空当牛马时,利用碎片化的时间看视频看到的吧!

所以他只能说是在一些杂书上看到的,至于是什么杂书,忘记了,只是觉得很有趣于是才随手翻了翻,彻底断绝他们继续询问书籍的事情。

随着天色变暗,郑炯先走了。

他还有事情需要处理,那个彻底消失的儒生很有可能就是一个中品修行者,如果是的,那么事情就更加复杂了。

上虞县的主簿倒是还没走,仿佛是在等着李逸。

“本官姓李,倒是和你同姓!”

这是主动拉近关系了,李逸不敢怠慢,“说不定和大人几百年前还是一家。”

这话就纯粹是客气客气,对于初识之人,同乡、同年、还有同姓之人,如果有这么一层纽带,俩人之间关系升温就快一些。

其实李逸知道这位主簿姓什么,在巡检司衙门这么多天,多多少少也知道了。

这位李偲主簿原本是举人外放做官,这点倒是比刘季不知道好到哪里去了。

不过有一点倒是和刘季一样,那就是他在这个主簿的位置上已经蹉跎了多年。

眼下,这位李主簿和自己亲近,未必没有荠县代理知县韦明的原因。

明眼人都清楚,韦明很大概率成为荠县知县,而荠县当前官员空缺,未必就不能升任到荠县,这提前和韦知县打好关系,自己又不用任何代价,何乐而不为呢!

甚至于,如果关系足够亲近,荠县佐2官的任命上,韦县令还能向上面举荐自己。

出于这样的原因,李逸这些天在巡检司衙门其实过的不错。

“二郎可有表字?”

看来这位李主簿做了不少功课。

“还没有!”

“可有请德高位重之人取字?”

“未曾!”

听得此言,李偲便不再继续这段没什么营养的话题,而是转向另一个话题。

“先前听二郎对巡检司衙门的钞关感兴趣,正巧本官倒是知道一二。”

之前听到郑炯讲钞关,这位主簿朝他摇头,李逸便知道这里面还有其他的猫腻。

当即向着李偲拱手,“还请大人不吝赐教。”

李偲也受了这一礼,之后开始讲述巡检司的事情。

巡检司巡检姓何,这件事李逸是知道的,甚至在李偲说这何正还是上虞何家的分支之时,李逸心里还道了一声果然如此。

经过李偲的讲述,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