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走不了了(3 / 4)

加入书签

阙,谢娘别后谁能惜,漂泊天涯。

寒月悲笳,万里西风瀚海沙。

却不知兄台有什么苦闷的地方?还是说不被人赏析?”

这一番话,却是将那些还没有离开的百姓们也吸引了过来,江南本就是文风鼎盛之地,懂诗词的自不在少数,这位儒生这一讲解,顿时让那些不甚明了的人也醒悟了过来,顿时觉得这词做得好。

能不好吗?这可是纳兰性德,他甚至被王国维称赞其为“北宋以来,一人而已”

,这评价直接盖压中间朝代几百年。

不过这时候,这《采桑子·塞上咏雪花》就成李逸的了。

此时夏嫣然也看向李逸,似乎也想知道李逸有什么苦闷之处。

李逸能说什么呢?他又没有纳兰性德的遭遇,只是一个剽窃怪而已,故而只是说有感而。

边上之人也不信呐,于是有人觉得李逸这词是抄的,可是在脑海里翻遍了,也没有找到这么一词。

此前开口的那名儒生似是看出了什么,也不过多纠缠,拿出一直宣纸,上面赫然是刚才李逸所吟的这《采桑子》。

“兄台这词作极好,却不可让这等佳作泯灭,还请为这《采桑子》取一个名字。”

看着四周过来的人越来越多,李逸提笔,在这张宣纸上写下了《采桑子·咏雪花》作为词牌名,随后在下面写上纳兰性德四字。

“纳兰性德!

可是兄台的名号?”

儒生这一抬眼的功夫,想再问一问李逸,可是却见李逸四人已经挤开人群,随后消失在前方的街道上。

“宋兄,这次南下之行,确是让你找到一佳作啊!”

儒生那一桌有人向着儒生拱手道贺,宋姓儒生却还在找寻李逸等人的踪迹,片刻后,在确认确实找不到人之后,宋姓儒生才坐下。

“哎,相比较这佳作,吾更想认识那位兄台,只是这纳兰性德,究竟是那位兄台的名字,还是名号呢?”

这边众人还沉浸在《采桑子》的美妙中,那边李逸带着王二几人飞快的挤过人群,向着码头而去。

“二郎,走这么快干什么?那书生不是让你写自己的名字嘛,你写纳兰性德做什么?”

王二其实是还想再享受一把被众人环绕的感觉的,但是却被李逸直接拉走了,此时也是有“满腔愤恨”

,想要自己也作出来一诗词,不过肚子里的墨水实在是太少。

李逸没有解释,领着众人来到码头,出去采买的士兵还没有回来,他们还要再等一会儿。

“为何要写纳兰性德?”

江边的寒风愈冷冽,夏嫣然的声音却不再是如之前那般。

转过头,瞧见夏嫣然正看着自己。

李逸本想说,纳兰性德就是自己,那词就是自己做的,但是面对夏嫣然,他却不想欺骗她。

“这词并非我所作,而是一个叫纳兰性德的人所作,说起来,还真是我盗用了他的诗词。”

夏嫣然明显不信,以为是李逸的搪塞之言,便不再追问。

和当初徐政、张成一样,他们都以为李逸心里藏着事,只是不想说。

可是家家争唱饮水词,纳兰心事几人知啊!

几刻钟之后,出去采买的士兵们回来了,船队再次起锚。

望着越来越远的古渡口,望着河岸边的古镇,那边隐隐传来高呼声。

距离急件上规定的日期还有两天,从这处古渡口到上虞县差不多一天半,他们还是有时间的。

也就是说,他们明日午时左右就能到上虞县。

其实半天的时间并不充裕,中间要是出了什么事情,那耽误的可能性就很大了。

于是在前方的李逸决定船队整体加,不再刻意压着度了。

通过船语询问夏嫣然,夏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