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九品制(1 / 3)

加入书签

修行第一大事就是入品,入品才算踏入了修行体系,入品才算是踏入了官僚体系。

但是王朝承袭两百多年,是不是只有做官才能修行,才能入品呢?不全是。

到如今,除了王朝官位九品制度,还有其他方面也能修行。

其一就是佛门佛学,陈汉太祖起事之初曾在寺庙出家,对这份情谊太祖十分珍视。

于是在开国之初,太祖立佛教为国教,应天鸡鸣寺为天下佛寺之,鸡鸣寺寺正行同一品。

因此,鸡鸣寺可以看作一品道场。

后来,佛教地位开始衰退,一个是被取消了国教的地位,另一个是朝廷设立僧录司专门管理天下僧人。

僧录司左右善世只有正六品,也就是说在王朝体系之内,僧人的品级最高也就只有正六品了。

不过鸡鸣寺一品地位却是保留了,鸡鸣寺成为天下佛门魁,也是教授佛学场所,相当于全国唯一的佛学院。

寺正依然是正一品,实力还在,但是职权却被削弱了,只限制在佛教里面。

或许是念及太祖,朝廷还是给予了佛门参与朝政的门路。

朝廷宣布僧录司主官全部从鸡鸣寺选取,这也算是对佛门另一种方式的弥补了。

佛门修行也分九品,九品聚元、八品脱凡、七品元心、六品意散、五品明心、四品舍利、三品魂动、二品清灵、一品大乘。

佛门之后是道门道学。

一开始佛门显圣之时,道门并不显眼,但道学依然是显学。

太祖时期,除了佛教,官方承认的也只有道教了。

太祖之后道教开始真正显露,成祖时期,成祖下旨将对玄武大帝的礼奉制度确定为王朝的定制。

此后,当朝皇帝都要派大臣到天一观上香,天一观也成为王朝独特的存在,地位形同一品。

特别是当王朝的统治者也开始信奉道教时,道教的地位可以说就彻底巩固了。

一百年前,陈汉王朝汉世宗皇帝特别推崇道教,自己在皇宫之内还专门设立道场炼丹修道,以求长生。

这一时期的道教虽然没有被立为国教,但地位形同国教。

世宗去世后,道教地位开始衰退,但相比较起来,依然比佛教强盛。

如今,天一观与鸡鸣寺一样成为天下传授道学的场所,相当于全国的道学院。

天一观主正一品,相对应的,天一观也成为一品道观。

朝廷同样设立了道录司,司正正六品,道录司主官从天一观选取。

道门也分九品,九品入道、八品鬼卒、七品祭酒、六品同辉、五品出尘、四品山居、三品幽逸、二品神仙、一品天真。

实际上道学与其他学派在相互交融,以朝廷钦天监为例,其官员既是道学派的人,也是儒学派的人。

包括仵作,也是儒学与道学的结合。

一般情况下,多种学派结合之人,实力会更强。

等到许仵作入品,他的实力会比初入品级的儒生更强。

说完了道学,接下来要说的就是儒学派,儒学是做官的根本,也是众多书生文士主修学派。

与佛学与道学不同,儒学是掌握在朝廷手里的,朝廷在国家层面设立国子监,这是全国最高学府,同时也是最高教育行政管理机构。

国子监祭酒正四品,与道家的七品祭酒不同,这里的祭酒是官名,而不是修行境界。

到地方上,府里有府学、州里有州学、县里有县学,到乡镇还有乡镇学塾,可以说读书人是最容易修行的群体,也是基数最大的修行群体。

不过儒学有一个特殊的存在,那就是孔林。

因孔圣人的原因,孔林地位尊崇,在天下读书人心中拥有特殊地位。

衍圣公一品,因此,孔林在地位上也形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