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 前路茫茫(1 / 3)

加入书签

湘西的雨在七月廿六的卯时漫过石桥,苏若雪的伞柄残片敲在青石板上,数着第三十六声回响。

她看不见桥栏上的石狮子,却能&0t;看&0t;见七天前林九和二狗争吵时,罗盘指针在掌心烫出的灼痕——那是双生血脉最后的共振。

&0t;若雪姐姐!

&0t;陈二狗的呼喊从桥东传来,带着湘西独有的赶尸犬吠。

苏若雪转身,虽看不见,却能感知到少年怀里的青溪眉心红点在雨中明灭,像极了十年前破庙油灯的光。

&0t;狗儿,带着青溪走东路。

&0t;她的指尖划过桥中央的分水线,那里刻着的双鱼纹正在被雨水冲淡,&0t;苏州城的城隍庙有老槐树根系,能避血河咒。

那你呢?&0t;二狗的声音带着哭腔,罗盘针在掌心烫,&0t;九叔说湘西赶尸人我等一个人。

&0t;苏若雪的伞柄残片指向桥西,那里传来若有若无的引魂铃响,&0t;七十年前在破庙唱《离魂记》,有位赶尸人说过,往北走能看见阴眼该看的东西。

&0t;

桥西雾起:赶尸人的蓑衣

辰时三刻,桥西的雾突然浓得化不开。

苏若雪听见竹篙点水的声音,混着三十六声引魂铃响——和第九十六章中老赶尸人竹筒里的密语同频。

来人的蓑衣蹭过她的伞柄,带着长白山冰雪的气息。

&0t;苏姑娘,可还记得七年前破庙的戏文?&0t;沙哑的声音让苏若雪后颈的银线疤痕烫,那是第七十六章中老槐树祭坛的祭文腔调。

她的伞柄残片突然指向对方胸口,那里戴着的,正是第九十二章中赵武生遗留的戏班腰牌。

&0t;你是赶尸人魏老九,当年在梁上看过你三夜《牡丹亭》。

&0t;蓑衣人递出半块玉佩,裂痕处渗着与二狗相同的金光,&0t;七年前鬼子烧戏班,是我背你进的地窖。

&0t;

苏若雪的指尖抚过玉佩,突然&0t;看&0t;见幻象:长白山巅的冰墙上,三百个少女虚影正在叩拜,每人手中捧着的,都是她戏服上的朱砂梅。

玉佩背面刻着的&0t;血梅开,龙脉现&0t;,正是第九十五章中地图背面的警示。

桥东雨急:二狗的罗盘针

陈二狗在桥东的老槐树下驻足,罗盘针同时指着苏州和长白山。

青溪的啼哭惊飞了树上的夜鸦,他突然现,树干上新刻的&0t;护心&0t;二字正在渗出血珠——那是林九用护心血刻的路标。

&0t;小哥,要搭车吗?&0t;赶牛车的老汉嚼着槐花饼,车辕上挂着的,正是第九十三章中赵武生遗留的戏班灯笼。

二狗盯着对方袖口的樱花纹,手按在腰间的糯米袋:&0t;去苏州城,走官道还是水路?水路快,但三天前有日军巡逻艇沉在暗河。

&0t;老汉的烟袋锅敲在车帮,震落的槐花竟摆出北斗形状,&0t;听说船上有个戴阴眼玉坠的姑娘,和你怀里的小娃娃眉心一样红。

&0t;

二狗的玉佩裂痕突然光,映出暗河底部的场景:苏若雪的伞柄残片正在敲击冰墙,每声脆响都让雪女胸口的玉坠出现新的裂痕。

他突然想起第九十六章中林九的话:&0t;护心者的路,从来不是一个人走。

&0t;

桥西铃催:魏老九的竹筒

赶尸人的竹筏在酉时漂入暗河,苏若雪听见冰层下的龙脉震动,与她耳后的雪花印记同频。

魏老九递来的竹筒里,装着第九十二章中老赶尸人遗留的引魂铃,铃舌上刻着的,正是苏若雪的生辰八字。

&0t;七十年前,我师父护着位戴阴眼玉坠的姑娘。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