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 新的旅程(1 / 3)

加入书签

青溪镇破庙的木门在七月十七的晨雾中吱呀作响,陈二狗望着林九塞进包袱的槐花饼,饼皮上还印着昨夜新刻的护心符。

护心剑的剑鞘缠着三道红绳,那是他趁师父不注意,用苏若雪的戏服边角料编的——第八十五章中她离开时,带走的正是同色的头绳。

&0t;九叔,茅山传讯符&0t;二狗摸着怀里的青溪,婴儿眉心的红点在晨雾中明明灭灭,&0t;三师伯说神霄派三天后到神霄派要的是鬼玺。

&0t;林九的指尖划过供桌上的残卷,第八十七章中三师伯给的黄泉镜残片正与鬼玺共振,&0t;但若雪在苏州,而苏州水路通着茅山秘洞。

&0t;他望向镇口石碑,碑角二狗写的&0t;别怕,我们在&0t;被晨露洇开,&0t;当年父亲带鬼玺下山,秘洞的钥匙就在她的银镯里。

&0t;

老槐树下的抉择:背道而驰的剑

更夫的梆子声在镇中响起,敲的是&0t;晴耕雨读&0t;,却掩不住林九道袍下的剑形疤痕在烫。

他蹲下身,指尖抚过二狗后颈的浅红印记,那里还留着第八十五章中苏若雪临走前按的槐花汁印:&0t;七百年前江灵均设局,让清微堂替茅山守双星。

&0t;他的声音突然低哑,&0t;现在我要让局破在我手里。

&0t;

二狗望着师父鬓角的白,突然想起第八十四章中他在老槐树下刻的&0t;苏若雪&0t;三个字。

少年掏出怀里的平安符,那是苏若雪留给他的,符角还缀着片风干的槐花瓣:&0t;若雪姐姐在信里说,苏州戏班的水袖能扫开黄泉雾。

&0t;他指向镇外官道,&0t;可官道上有日军的马蹄印&0t;

&0t;所以我们走水路。

&0t;林九突然站起身,护心剑鞘上的老槐树纹理在晨雾中泛着微光,&0t;第八十六章中山本的残卷提到,苏州河底沉着秦皇时期的镇河符,正好克黄泉镜。

&0t;他望向怀里的鬼玺残片,底部的甲骨文在晨光中显形为&0t;寻&0t;字,&0t;当年父亲没说完的话,答案就在若雪的戏服里。

&0t;

苏州城南的戏台:镜中人非

苏州城的蝉鸣在申时初刻格外刺耳,苏若雪握着木梳的手悬在半空,镜中映出的戏服领口处,本该是朱砂梅纹的位置,此刻爬满细小的樱花纹。

她望着镜中自己耳后的皮肤,那里不知何时多了块指甲盖大的胎记,青紫色咒文与第八十三章中鬼玺残片上的如出一辙。

&0t;苏老板,班主催您扮相呢!

&0t;戏班小徒弟在门外敲门,&0t;今日唱《牡丹亭》,您的红盖头知道了。

&0t;苏若雪的声音卡在喉间,指尖划过耳后胎记,触感竟与第七十四章中血河总坛的石壁相同。

她突然想起,在长白山天池破阵时,鬼母的血曾溅在她后颈——那时以为是幻觉,现在看来,竟是咒文扎根的开始。

梳妆台上的引魂灯突然爆火星,灯芯映出的不是戏服,而是第八十七章中林九抱着青溪的场景。

苏若雪的伞柄残片在袖口烫,残片上的&0t;护民&0t;二字正在被樱花纹侵蚀:&0t;狗儿的铜板&0t;她摸着包袱里的油纸包,二十三个铜板还带着少年掌心的温度,&0t;九叔的平安符,是不是也被血河咒染了?&0t;

运河船上的星芒:双生感应

京杭运河的夜风掀起船篷时,陈二狗正借着月光给青溪喂奶。

襁褓里的平安符突然出微光,映出船舷水面上的星芒轨迹——那是苏若雪阴眼血特有的荧光,与第八十二章中鬼门关闭时的一样。

&0t;师父,水面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