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2章 时效性(4 / 4)

加入书签

在难以用言语表达清楚……

这是一种历经时光沉淀后的感慨。

“总算舍得回来了啊。”

望着江辰,李雨萌忍不住调侃道。

当初江辰回来时,信誓旦旦说要专注科研,

结果没隔多久又跑去了东南州,这一去就是好几个月。

连李欣彤也在那边待了很长时间,

回来时还多了两位女性同行——

其中一位竟是信息部部长农慧蕴。

这消息着实令人吃惊。

不过如今李雨萌也已想通:

像他这样的男人身边有几个红颜,似乎并不奇怪,

若没有反倒异常了。

她已看开许多,只要江辰心里有她就好,

其他并不重要。

“科研毕竟是头等大事,之前辛苦你们二位了。研究所一直靠你们推动前沿技术,这次我是真打算安定下来了。”

江辰笑着点头回应。

战事完全平息,眼下需要专注的只剩科研与创新,这正是他现在最感兴趣的领域。

说起来,他已经很久没查看系统了,

几乎可以说是冷落了它。

当然这并非他本意,

实在是形势所迫,身不由己。

毕竟当时的科技水平已足够应对需求,

人类发展不可能一蹴而就,仍需循序渐进。

此时江辰查看系统,发现多了不少新技术。

“接下来要推进的课题其实方向明确。我们已经掌握可控核聚变技术,完全可以应用于区域链太空城市。”

“大气压装置也已完善,现阶段关键是构建移动城市的基础架构。要打造区域链太空城市,首先在结构布局上必须采用合成材料,”

“需具备坚硬、可移动、轻盈、高稳定性等基本特性。”

“其次才是其他建筑材料的选用。”

“此外还有电力系统规划与多维度安全防护等问题。”

江辰简要阐述了接下来的研发方向。

李雨萌等人微微颔首,

这些内容他们能理解,

但更清楚实现这些目标背后的艰巨性。

区域链太空城市听起来高端,以现有技术虽可实现,

但内部需要解决的难题极多,绝非易事。

一个城市不仅要满足日常需求,还需实现工业化、智能化,

并建立有效的资源循环体系,

维持稳定的生态平衡,达到自给自足——

这才算合格的太空城市。

但真要实现这些,确实非常困难。

目前太空城虽先进,仍依赖地球资源支撑,

尽管用量不大,但仍需补给。

而太空城市规模更大,资源消耗必然更多,这点毋庸置疑。

同时,若城市内部发生爆炸或其他安全事故,

该如何应对?

这不像在地球上,

太空城市是高度一体化的结构,

容易产生连锁反应。

很可能一次轻微事故就导致整座城市毁灭、大量人员伤亡,

这绝非危言耸听,而是切实可能发生的风险。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