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0章 路云定义学:太空游客也是航天员!(2 / 4)

加入书签

一名优秀的战斗机飞行学员。

飞机的购买、运维费用和训练不好估计,但可以从飞机燃油的维度来看一下培养成本。

如果按平均油耗4.7吨每飞行小时来看,按每吨飞行燃油3000块来计算,成为一名优秀的战斗机飞行学员需要700个飞行小时,光燃油费就接近1000万。

优秀的战斗机学员在通过一定周期的理论学习、战术训练、联合战术训练等,才能够到最终的作战部队。

进入到作战部队后每年不低于200个飞行小时。

而航天员一般都是优秀的战斗机飞行员,他们基本上都达到了1000个飞行小时。

也就是说在入选进入航天员队伍之前光燃油费就几千万了。

这仅仅是燃油费,还没算其他的。

那么想一想从战斗机飞行员里优中选优的选出来,再投入大资源培养的航天员价值多少钱

全球几十亿人口,但是只有仅仅有几百位航天员。

用杨立伟的话说:“一名优秀的飞行员是由足金堆砌出来的,而一名航天员是由钻石堆砌出来的。”

真要算的话,那就是几十上百亿的价值!

当然,这仅仅是做价值计算,其实国家培养航天员的很多资源是无法计算的。

商业航天员不能这么搞,不过选拔的时候做检查要按照航天员来,毕竟商业航天员跟职业航天员一样是要操作航天器去太空的。

所以心肺功能检查要做,进行立位耐力和运动负荷试验,观察心肺功能的生理生化指标,选用最佳心肺功能者。

前庭功能检查非常重要,采用转椅、秋千或灌耳等方法,选出前庭植物神经反应稳定性佳者。

超重耐力也得检查,采用人体离心机作正向和横向超重耐力的检测,只不过不需要像职业航天员那么严格了。

载人飞船在主动飞行段和返回飞行段要经受6g8g的过载,所以航天员大都从空军飞行员或试飞员中选出,并且后期还要进行大量的超重耐力训练。

后来,老美那边发明了航天飞机,它的过载仅为2g3g,因此对航天员体格方面的要求相应降低。

也就有了77岁高龄宇航员乘坐航天飞机进入太空的事。

这位宇航员叫约翰格伦,是老美那边首位环绕地球飞行的宇航员。

他40岁的时候首次进入太空,然后77岁第二次进入太空,最后享年95岁。

他是一六年底去世的,也就是路云重生的半年后。

同时光头贝索斯的蓝色起源航天公司正在研发中的7米直径可回收大火箭“新格伦”就是为了纪念他。

这位老爷子是一个非常传奇的人物。

路云研发的“木鸢号”比常规航天飞机还要讲究舒适性,所以对超重耐力的要求很低。

跟超重耐力一比,“明日航天员”们的失重飞行检查就很重要了,它会让飞机作抛物线飞行,选出对失重反应良好的人。

飞机抛物线飞行是让飞机先以大约45°的仰角高速爬升,此时乘客会感受到约1.8倍的重力加速度,即超重状态。

当飞机达到一定高度和速度后,飞行员会突然减小发动机推力,使飞机几乎失去气动升力,仅靠惯性继续沿抛物线轨迹飞行。

在抛物线飞行的顶点附近,飞机会进入一段失重状态,乘客会体验到约20秒30秒的失重感觉。

失重状态结束后,飞机会迅速下降,飞行员再次加大发动机推力,使飞机恢复水平飞行,准备进行下一次抛物线飞行。

抛物线飞行是航天员训练的重要组成部分,用于让他们体验和适应太空中的失重环境,进行各种操作技能的训练,如航天服穿脱、物品转移、设备操作等。

同时也是某种“廉价”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