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二章:死因(4 / 7)

加入书签

sp;   这所谓的各方面多个角度,可以理解为是侧重不同才干不同的官员。

    可这种不同类型的官员,各大集团都不缺少。

    哪怕是如今最弱势的北方集团,也是不少的。

    所以这句话等于是在说,大选之后的内阁,就是一块摆在各大集团面前的蛋糕,所有人都有机会分到一块。

    也就是说下一届的内阁将不再是某个集团占据相对优势。

    而是每个集团,都可以在不同的位置上发出属于自己的声音。

    这跟新集团的未来规划有着根本利益上的绝对冲突。

    吴正敏成为次相。

    白清浅成为副相。

    新集团的目标明确而清晰,将自己的两位领袖全部放在内阁,为此甚至牺牲了很多可能得到的地方上的利益,新集团崛起的第一步,就是攻略内阁的话语权。

    如今贺正南却想让内阁百家争鸣。

    所有集团的人都进入内阁,这也就意味着新集团在内阁得到的位置将会大幅度的减少,话语权也会遭到极大的削弱,新集团的战略彻底失败,到时候即便是把吴正敏和白清浅都推上去,只拿到一小部分职务和几个行省的新集团也会变得根基不稳,这样的新集团未来如何并不好说,但起码起步艰难是肯定的。

    内阁百家争鸣是太子集团的第一步计划,在这个计划中,因为各方面的声音太多,次相的权威会受到一定程度上的削弱,而主要权威则会向着首相集中,很多的矛盾和冲突都需要掌控内阁的首相来调解,进一步加快了新首相在内阁积累威望的速度。

    而第二步计划,则是由学院派接手,他们全力将华正阳推倒首相的位置上,压在新集团上方,遏制住他的发展速度。

    太子集团的第一步计划,学院派会全力支持。

    学院派的第二步计划,太子集团会全力支持。

    配合默契,可以说是天衣无缝。

    而为了争取到更多的支持,提前说明内阁百家争鸣的前景,则是对其他集团的拉拢。

    内阁是国家的核心,内阁下属的一个个部门,都意味着极大的权势,尤其是财政,发展,安全,商务,农业,工业这些部门,不要说部长的位置,就是副手,甚至某些重要司局的一把手位置,都是要被抢破头的,而这些位置被握在各大集团手里的时候,则也会成为某些稳定的晋升阶梯,而且还是含金量十足的那种,这样的位置,再多都不会有人嫌多。

    贺正南既然代表太子集团将这话说起来,那也就等于这是太子集团和学院派的许诺,这样的许诺不可能小气,毕竟各大集团分分合合,做的不是一锤子买卖,这次如果坏了名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