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1章 八月(2 / 3)

加入书签

个小皇子。

仪嫔的母亲入宫后,也是欢喜的不得了,一天早晚亲手给仪嫔炖燕窝,一勺一勺地喂着仪嫔吃完。

仪嫔拭去嘴角的汤水,沉声问道:“母亲,女儿写回家中的家书怎么迟迟没有回音,宸贵妃的事至今还没有查到吗?还有温沅,家中可寻到温沅下落了?”

郭夫人手上一顿,将汤匙放进已经空荡荡的汤盅里头,朝仪嫔笑笑,“仪嫔娘娘又忘了,您如今是仪嫔娘娘了,应自称一句本宫才是啊!”

说着,自然地将手中已经空了的汤盅递给一旁的青篱,脸上挂着笑容,“仪嫔娘娘用完这燕窝了,有劳青篱姑娘看看安胎药如何了,若是熬好了,便请端来吧。”

“是。”青篱双手接过那空碗,转身离开了寝殿。

郭夫人面上拉着自家女儿的手,余光却追着青篱的背影,直到再也听不见那脚步声,才沉下脸色,“娘娘,这青篱可是个信得过的?”

“温沅下落不明,我身边早就没个贴心的人了。内务府送来了几个新人,我也都是将就用着。终究是不如温沅,能为我出些个主意。”

仪嫔怅然,向门外看了一眼,继续道:“这个青篱好在是我入宫时一早便拨来我身边伺候的,懂些规矩,只可惜是个呆傻的。若说信不信得过,人倒是是忠心。不过话说回来,蠢笨之人,想生出坏心思,只怕也没那个本事。”

郭夫人略略蹙眉,肃然道:“涵儿啊,你可莫要生出这种轻敌的心思,后宫争斗,可得万事谨慎。”

“母亲放心吧,”仪嫔抚着孕肚,唇角稍稍勾起一个弧度,一副势在必得的模样,“待女儿生下这腹中皇嗣,一定会母凭子贵,成为仪妃。母亲从前找了人来教女儿媚术,如今女儿伺候皇上伺候得极好,中宫那位早就没了实权形同虚设,再过几年,女儿便能坐上那凤位。到那时,父亲便是国丈了。”

仪嫔说着,忍不住抓起了母亲的手,眸中生出光来,似乎看见那近在眼前的凤位。

郭夫人用力回握起仪嫔的手,“到底是你父亲官职不够,又是个文官。不似那安妃,入宫便是妃位。”

仪嫔眸中生出恨意,眼皮一翻,不屑道:“她一个新人,皇上图个新鲜罢了。可是那宸贵妃却不同。母亲,您从前回信说这个宸贵妃便是昔日的俪妃,可那俪妃却是洛氏嫡女,可对?”

“是,但是...”郭夫人一边说着,一边又探出了头向外看了看。

外头虽不见旁人的影子,但郭夫人还是压低了声音,“但是你可知,这个民女沈清和,又是谁的女儿?”

仪嫔似乎嗅到了这背后不寻常的气息,瞪大了眼睛挑眉问道:“谁?”

郭夫人又压低了声音,几乎气声道:“原来的那位中书令,宋昌。”

“宋昌?!”仪嫔蹙眉重复了一遍,“那她为何姓沈?”

“因为她的母亲姓沈,她是宋昌与外室所生,故而随母姓,未入宋家族谱。”

仪嫔不可置信地追问道:“私生女?”

郭夫人极小幅度地点了点头,却格外坚定。

仪嫔抿着嘴唇,眼尾抽动两下,眼角下的泪痣也跟着颤了颤,抬头看向自己的母亲,问道:“皇上可知此事?”

“这我怎么会知道?”郭夫人又向门口看了一眼,不禁猜测道:“但是皇上给了她这个身份,或多或少的,也会知道这个身份背后的事吧。”

仪嫔靠着背后的软枕,攥着手上丝绢,思忖起来。半晌,眉心仍是紧拧着,“不对啊,母亲,那她究竟是谁?皇上为何要给她一个民间女子的身份,她不是洛家嫡女吗?”

郭夫人又往仪嫔的方向挪了挪,低声道:“我与你父亲也是觉得奇怪,所以两边都查了一番。宋昌的这个私生女在八岁的那个冬天,便走丢了;次年,这个外室也郁郁而终。而在那之后,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