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福运小太子(1 / 2)

加入书签

京城一处看似普通的富商宅邸,地下却别有洞天。

一间陈设古朴、隔音极佳的密室内,烛火摇曳,映照着三张神色各异的脸。

居中而坐的是显庆帝的十三皇弟郑王,其母族与荥阳郑氏沾亲带故,其身后是荥阳郑氏族老。

左侧是年纪稍轻、眉宇间带着几分桀骜的十四皇弟靖王,其生母崔嫔出身博陵崔氏嫡系,其身后是博陵崔氏族老。

右侧则坐着已故废太子唯一子嗣、年仅十岁的卫明煦的母族代表,范阳卢氏的族长卢弘远以及族老卢弘海。

卢弘远率先打破沉默,他捋着花白的胡须,眉头紧锁成一个川字,声音低沉。

“宫里头确切消息,太子殿下此次急症,来势汹汹,太医院几位院判轮番值守,连徐神医都被陛下请去太医院坐镇,时刻值守医治太子,据说……曾一度危殆。”

他顿了顿,话锋一转,带着难以掩饰的困惑与一丝敬畏,“可谁能料到,这前后不过月余,竟已大好!

非但高热尽退,听闻昨日已能起身稍坐,进些清淡饮食了。这……这恢复之速,远超三岁那次。

诸位王爷,此等情形,除了‘天意’,老夫实在想不出别的说辞。”

靖王年轻气盛,闻言,嘴角撇出一抹不屑的冷笑,指节敲了敲桌面。

“卢公何必长他人志气!

什么天意?

不过是太医院那帮人拼尽了全力,加上皇宫大内什么珍稀药材没有?

硬生生用名贵药材堆出来的罢了!

他那副身子骨,本就孱弱,这次侥幸熬过,如今说不定已是强弩之末。

没了这次,下次呢?下下次呢?

本王就不信,他能一直这般好运!”

郑王年纪到底比靖王年长些,性子也更为沉稳持重些。

他缓缓端起面前的茶杯,却没有喝,只是用杯盖轻轻拨弄着浮起的茶叶,目光幽深。

“十四弟,稍安勿躁。”

他抬起眼,看向卢弘远。

“卢公所言,并非全无道理。

你我不妨细细思量。

想想以前,身体孱弱的皇后娘娘当年怀胎之时,是何等凶险?

六宫瞩目,多少人暗中诅咒,认定那胎儿绝无可能平安降生。

可结果呢?

太子不仅呱呱坠地,更难得的是,虽体弱,却心智早开,聪慧异常,深得皇兄爱重。

此为一奇。”

他放下茶杯,声音压得更低,仿佛怕惊扰了什么。

“再说这三岁之劫,六岁之坎。

哪一次不是看似九死一生,悬于一线?

可哪一次,他不是有惊无险,安然度过?

并且,诸位可曾察觉,每一次大病之后,太子的地位,非但没有因体弱而动摇,反而似乎……更加稳固?

朝野上下,提及太子,虽知其身体上的不足,但更多赞誉的,是其仁孝,是其聪慧。

如今,恐怕还要加上这冥冥之中,难以言喻的‘福泽深厚’、‘气运所钟’。”

卢弘远深以为然地点点头,接口道:“郑王殿下洞若观火。正是此理。

老夫读圣贤书,自然不语怪力乱神。

然,身处权力场中,岂能不知‘天命所归’四字之重?

遥想太祖皇帝当年,于微末中起兵,若没有那些‘梦日入怀’、‘紫气东来’的祥瑞之说伴随,何以能迅速聚拢人心,奠定我大昭百年基业?

此等玄机,看似虚无,却往往能定鼎乾坤,左右天下大势啊!”

密室内再次陷入一片死寂,只闻烛火噼啪作响。

靖王脸上的桀骜不驯渐渐被一种凝重的忌惮所取代。

他并非蠢人,只是不甘心罢了。

此刻被两人一点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