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7章 面见吴权.(2 / 3)

加入书签

来旨意,皇帝将于次日早朝后,在偏殿接见倭国使臣。

这一夜,难升米几乎彻夜未眠。他反复思索着见到皇帝时该如何措辞,如何行礼,如何将故国的危难和恳求,最有效地传达给这位决定邪马台国命运的人。

次日,在宫廷内侍的引导下,难升米身着最庄重的使臣礼服,亦步亦趋地走入深邃的皇宫。宫殿巍峨,金碧辉煌,侍卫肃立,气氛庄严肃穆。他终于来到了接见的偏殿,只见殿内陈设典雅,御座之上,端坐着一人,正是北汉皇帝吴权。

时隔近十年,吴权皇帝看上去比难升米记忆中苍老了不少,两鬓已见斑白,眼角也增添了皱纹。但他那双眼睛,依旧锐利有神,透着洞悉世情的精明与掌控一切的威严,精神显得十分矍铄。

难升米不敢直视,按照之前学到的礼仪,快步上前,扑通一声跪倒在地,以额触地,用尽全身力气,用他那带着浓重口音的汉语高呼:“外臣……倭国使臣难升米,叩见北汉大皇帝陛下!愿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声音在空旷的大殿中回荡,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

御座上的吴权缓缓开口,声音平和却自带威仪:“平身吧。赐座。”

“谢陛下隆恩!”难升米再拜,然后才小心翼翼地在一张内侍搬来的绣墩上欠身坐下。

“难升米,一别近十载,你再度来访,朕心甚慰。只是观你神色匆匆,想必此行,并非寻常朝贡吧?”吴权开门见山地说道,目光如炬,仿佛能看穿人心。

难升米心中一紧,知道关键时刻到了。他连忙起身,再次跪倒,将之前在辽东对公孙恭所述之言,更加详细、更加悲切地重新陈述了一遍。从女王卑弥呼被囚、金印失踪,到国相相壹勾结部落发动叛乱,攻陷国都,再到卑弥弓营救女王不利,携残部退守傩岛,危在旦夕……他声泪俱下,说到动情处,更是泣不成声。

“……陛下!”他最后重重叩首,额头贴在冰凉的金砖地面上,“那相壹逆贼,篡权夺国,囚禁君主,实乃人神共愤!我邪马台国世代奉汉家正朔,视北汉为父母之邦。今王室蒙尘,国祚将倾,唯有上国可依!外臣奉卑弥弓大人之命,冒万死渡海而来,恳请陛下念在宗藩之情,速发天兵,跨海东征,助我邪马台平叛复国!若能如此,我邪马台举国上下,愿永世为北汉藩篱,岁岁朝贡,永不背弃!”

说完,他便伏在地上,不再抬头,等待着最终的裁决。整个大殿陷入了一片沉寂,只有他压抑的抽泣声细微可闻。

御座之上,吴权听完难升米的泣诉,并没有立刻回应。他身体微微后靠,手指轻轻敲击着龙椅的扶手,目光变得幽深而复杂,陷入了长时间的沉吟。

他不是不相信难升米的话,也不是不想派兵。作为一个穿越者,他的思维远比这个时代的普通人更加复杂和矛盾。

在他的灵魂深处,来自后世的记忆碎片如同幽灵般萦绕不去。他“记得”就是这个倭国,在千年之后,会对这片他如今统治的土地,发动一场何等残酷、何等血腥的侵略战争。他“记得”那片土地上生活的人们,在后世被称作“中国人民”,如何在巨大的牺牲和苦难中,历经八年浴血奋战,才最终赢得了那场“抗日战争”的胜利。

一个无比诱人,却又带着巨大风险的念头,在他脑海中疯狂滋长:

“倘若……倘若我现在就出兵,趁着倭国内乱,一举将其彻底掌控,使其成为华夏永久的附庸,甚至……将其文化、血脉逐渐同化。那么,一千多年后,那片岛屿上的子孙后代,是否就没有能力,再也没有机会,发动那场给中华民族带来深重灾难的侵华战争了呢?”

这个想法,带着一种改变历史轨迹的强烈诱惑,如同魔鬼的低语,在他耳边回响。若能成功,他吴权,岂非成了为后世子孙铲除巨大隐患的千古一帝?

然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