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8章 o奉天养老院之3(3 / 6)

加入书签

>

叶东虓知道,等明年开坛时,酒里一定藏着老槐树的香,老伙计的笑,还有这一年年说不完的故事。

第三十章记忆角的“新主人”

老陈大爷的儿子接他回家住了,临走前,老人抱着记忆角的齿轮模型不肯放。

“他总说这是‘老伙计’,”

儿子红着眼说,“在这儿住了两年,他记不得我,却记得每天要给齿轮上油。”

叶东虓把模型包好,塞到老人手里:“带着吧,想我们了,就摸摸它,像我们在您身边。”

郑德山往老人包里塞了袋葡萄干:“这是院里的葡萄晒的,甜。”

张桂兰大娘则缝了个小布袋,装着槐树叶:“想家了就闻闻,像在养老院的院子里。”

老人走时,突然对着养老院的方向鞠了一躬,含糊地说:“谢……谢……”

车开远了,大家还站在门口,看着车影消失在路尽头。

“他还会回来的,”

郑德山说,“他的齿轮模型还在这儿留着位置呢。”

没过多久,记忆角来了位新老人,也是机床厂的,说听老陈大爷的儿子讲了这儿的事,特意找来的。

“我就想找个地方,能听人说说话,说说当年的机床,”

老人摸着齿轮模型,“这儿的味儿,跟厂里一样。”

叶东虓在故事本里写下:“记忆角的主人会变,但故事永远在生长,像葡萄藤,缠缠绕绕,把每个路过的人,都变成家人。”

第三十一章冬夜里的“守岁灯”

除夕夜,养老院的灯亮到天明。

老人们围在食堂里,吃着饺子,看着春晚,郑德山给王满堂的照片前摆了副碗筷,赵大爷则给空着的座位倒了杯酒。

“当年在厂里守岁,车间的灯也这么亮,”

李建国大爷说,“老叶总带着我们在机床旁贴春联,说‘机器也得过年’。”

张桂兰大娘给每个人了红包,里面是块糖:“老规矩,新年要甜甜蜜蜜。”

午夜十二点,外面放起了烟花,老人们趴在窗户上看,像孩子一样欢呼。

郑德山突然说:“咱们也点灯吧,像当年守岁那样。”

大家找来红蜡烛,摆在记忆角,烛光映着老照片,映着老物件,温暖得像个小太阳。

“这灯啊,是守岁灯,”

赵大爷摸着烛台,“守着咱们的日子,也守着天上的老伙计。”

叶东虓给蜡烛添了点蜡油,说:“明年,咱们再多找些老伙计,一起守岁。”

烟花在夜空绽放,养老院的烛光在窗后闪烁,像黑夜里的星星。

老人们的笑声混着鞭炮声,在冬夜里漫开,让每个听到的人都知道,这里有人在认真地过年,认真地爱着日子里的甜。

第三十二章老槐树上的“年轮信”

开春时,叶东虓在老槐树上挂了个木盒子,上面写着“年轮信”

“谁有想说的话,就写下来放进去,”

他对老人们说,“等明年这个时候,咱们再打开,看看日子过得怎么样。”

郑德山写的是:“老伙计们,希望明年葡萄架更旺,赵大爷的棋艺能进步点。”

张桂兰大娘写:“愿缝纫机还转得动,能给更多孩子做布偶。”

李建国大爷写:“争取学会做无糖点心,让赵大爷也能吃口甜。”

赵大爷写得最慢,笔在纸上顿了顿,写下:“想老叶了,当年没跟他说过,他修的机床,是全厂最好的。”

写完,他把纸条折成小方块,放进盒子里,像藏了个珍贵的秘密。

叶东虓把盒子锁好,挂在最高的枝桠上,说:“让老槐树替咱们保管,它的年轮会记得。”

小宇画了张画,贴在盒子上:一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