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6章 个性化配餐391(2 / 6)

加入书签

要让奶牛在平流层吃草,产出带闪电味道的牛奶。

你站在展区中央,听着来自不同时空的奶桶碰撞声、挤奶时的哼唱声,忽然觉得,乳业从来不是简单的“产奶”

二字,而是人类与自然对话、与文明共生的漫长故事——而你们,正在给这个故事写下新的篇章。

第三百七十一章:乳业生物识别系统的普及

叶东虓团队为每头奶牛植入可食用生物芯片,芯片随代谢融入奶牛体内,形成独一无二的“生物身份证”

通过扫描奶牛耳部的毛细血管分布,就能调取其健康档案、产奶记录甚至家族谱系——比传统耳标更精准,还能避免脱落。

在大型牧场,系统能自动识别每头奶牛的“身份”

,当检测到“高产奶牛”

经过时,会自动开启专属通道,投喂高营养饲料;对“病牛”

则引导至隔离区,全程无需人工干预。

有次牧场混入一头别家的奶牛,系统5秒内就出警报,连它三天前在隔壁牧场吃了什么饲料都查得一清二楚。

第三百七十二章:极地乳业的极光能量利用

江曼在南极科考站的乳业基地,研出“极光光伏板”

——这种特殊材料能吸收极光中的能量,转化为电能供牧场使用。

极夜期间,当绚烂的绿光划过天际,光伏板就会出柔和的蓝光,为奶牛棚提供照明和保温动力。

更妙的是,极光能量会让牧草产生特殊的荧光物质,奶牛食用后,产出的牛奶在黑暗中会泛起淡淡的绿光,像装了一捧碎星。

科研人员笑着说:“这是真正的‘星空奶’,连味道都带着点清冷的甜。”

第三百七十三章:乳业元宇宙的虚拟牧场竞赛

元宇宙里举办“全球牧场大师赛”

,选手们在虚拟空间经营1oo平方米的牧场,从选种、饲料调配到疾病防控,全流程自主决策。

系统根据产奶量、碳排放量、奶牛福利等指标打分,实时更新全球排名。

中国选手小李的“生态循环牧场”

夺冠:他用牛粪养蚯蚓,蚯蚓喂鸡,鸡粪肥田种牧草,牧草养奶牛,全程零排放。

更绝的是,他模拟了蒙古草原的游牧模式,让虚拟奶牛定期“迁徙”

到新的草地,产奶量比固定牧场高2o。

比赛结束后,他的方案被十家现实牧场采纳,真正实现了“虚拟创新照进现实”

第三百七十四章:乳业与植物的共生密码

团队现,让奶牛与特定植物共生,能提升牛奶品质:在薰衣草田旁的牧场,牛奶自带淡淡的花香;靠近沙棘林的奶牛,乳汁中的维生素c含量翻倍;甚至让奶牛啃食少量薄荷,产出的牛奶能自然去腥,做酸奶时根本不用加糖。

江曼带着牧民在牧场边缘种满洋甘菊,花期时,奶牛们一边低头吃草,一边蹭着花瓣玩耍,产奶量比平时高15。

牧民们说:“以前只知道人要闻花香,没想到牛也爱这口,连挤出来的奶都香得让人想直接喝。”

第三百七十五章:乳业声波肥料的诞生

受“声波促进产奶”

的启,团队研出“声波肥料”

——用特定频率的声波照射牧草,能加其光合作用,生长度提升3o,且蛋白质含量更高。

更神奇的是,声波还能驱赶害虫,减少农药使用。

在澳大利亚牧场,巨大的声波射器立在草地中央,出人类听不见的低频音波,牧草长得又高又密,连叶片上的露珠都比别处多。

牧民笑着说:“这玩意儿比化肥管用,还不花钱买,就是夜里偶尔会惊飞几只鸟——大概是它们听着‘吵’吧。”

第三百七十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