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3章 会议室的冷板凳 oo4(1 / 6)

加入书签

第一章:锈蚀的齿轮

四月的雨丝裹着料峭的寒意,斜斜地打在“红星仪表厂”

斑驳的厂牌上。

叶东虓站在积着水洼的厂区主干道上,望着成片关停的车间——玻璃蒙着灰,铁门挂着锈,风穿过空旷的厂房时,出像叹息般的呜咽。

“最后一批订单的违约金,昨天刚划走。”

江曼的声音从身后传来,她手里捏着几张皱巴巴的纸,指尖泛白,“账上……还剩不到三万块。”

叶东虓转过身,看见她眼下的青黑。

三天前,他们从老厂长颤巍巍的手里接过这枚黄铜钥匙时,对方只说了一句话:“这厂子,是镇上三代人的饭碗啊。”

红星仪表厂曾是县里的骄傲。

上世纪九十年代,它生产的压力表远销全国,车间机器轰鸣,上下班的自行车流能把整条街堵得水泄不通。

可近十年,先是被南方的自动化工厂挤掉份额,再是去年一场火灾烧了半条生产线,资金链彻底断了。

如今,三百多名职工只剩二十来个守着空厂房,等着最后一点遣散费。

“去看看仓库。”

叶东虓接过钥匙串,金属冰凉硌手。

仓库在厂区最深处,推开沉重的铁门,一股霉味扑面而来。

货架东倒西歪,上面堆着蒙尘的纸箱,印着“y-1oo型压力表”

的字样。

江曼蹲下身,拆开一个箱子,里面的仪表蒙着塑料膜,金属表盘在昏暗里闪着微弱的光。

“这些都是好东西,”

她指尖划过表盘上细密的刻度,“老厂长说,我们的指针误差能控制在o5以内,比国标还严。”

叶东虓没说话,走到仓库角落。

那里堆着几捆生锈的钢管,旁边是一台老式车床,导轨上积着厚厚的油泥。

他伸手摸了摸,忽然注意到车床旁的铁架上,放着一本翻得起了毛边的笔记本。

翻开来看,是老厂长的字迹,记着1998年的生产调度会:“……小张提出给压力表加防潮涂层,试验三次,成功了!

以后南方的订单不用愁了……”

字迹力透纸背,透着股子兴奋劲儿。

“叮铃铃——”

江曼的手机响了,她接起电话,脸色一点点沉下去。

挂了电话,她深吸一口气:“是供电所,说再不交电费,明天就断电。”

叶东虓合上笔记本,雨还在下,敲打着仓库的铁皮屋顶,像在倒计时。

他看向江曼,她眼里有红血丝,却没哭。

“还记得我们在大学实验室做的那个项目吗?”

叶东虓忽然开口。

江曼一愣。

他们是机械系同学,毕业设计做的是“智能压力监测系统”

,用传感器和无线传输替代传统压力表,当年拿了省赛金奖。

只是毕业后各奔东西,她进了外企做供应链,他在私企搞研,那套方案早压在了箱底。

“那些老仪表,精度是够,但太依赖人工读数、人工记录,”

叶东虓走到她身边,指着纸箱里的压力表,“现在的工厂都在搞自动化,他们要的是实时数据、自动预警。

我们能不能……把老厂的精度优势,和智能系统结合起来?”

江曼的眼睛亮了一下,随即又黯淡下去:“谈何容易?研要钱,改生产线要钱,我们连电费都快交不起了。”

“总有办法的。”

叶东虓捡起地上一根钢管,在掌心敲了敲,“先把电费交了。

我去找以前的导师想想办法,你去跟留下的师傅们聊聊,看看谁还愿意干。”

他走到仓库门口时,江曼忽然喊住他:“东虓,如果……最后还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