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4章 一点奖励(4 / 10)

加入书签

sp;陈凡咧着嘴,非常坦诚地点头,「对,我这个车的灵感,就是从『拼装架子车』上得来的。」

    这话一出,几乎所有人都满脸无语。

    还真是?

    陈凡慢慢喝了口茶,笑道,「生产队老百姓想要拉货,连台拖拉机都买不起,或者说买不到,能怎麽办呢?只能拼凑这样的架子车用。

    如果我们能利用尽可能少的材料,生产出这样的汽车,无论是客用还是货用,肯定会有很大的市场。」

    他转头看着杨厂长,正色说道,「机械厂不缺材料,缺的是大规模生产的批量原材料,而且一口气吃不成胖子。我的建议是,不妨先生产这种微型货车丶或者说微型客车也好,看看市场反应。

    如果市场反响很好,你们就可以顺理成章,向专区政府和工业厅申请成立汽车制造厂。

    到那个时候,工业厅总不能把机械厂的拳头产品送给江南汽车厂吧!」

    这不是国家任务,而是来自下属单位的自发竞争,工业厅再偏心也要有个度,不说大力扶持,起码不会当拦路虎。

    杨厂长沉吟两秒,轻轻点了点头,「也行。」

    他随即看着陈凡笑道,「那这个车的设计图?」

    陈凡微微一笑,「这个车很简单,这些天我已经差不多完成设计。」

    顿了一下,他又说道,「其实造车最难的还是发动机,只要有发动机,几乎任何一家机械厂都能生产出汽车来。」

    杨厂长等人正要点头,就听见陈凡继续说道,「所以为了以后不被发动机卡脖子,我建议你们连发动机一起自己造。」

    「啊?」

    杨厂长愣愣地看着他,「我们也能造发动机?」

    虽然车间配合陈凡修复了两台伏尔加汽车发动机,可那只是修复,生产的话……,实话实话,他确实有些信心不足。

    陈凡却不以为然地摆摆手,「别说小排量发动机,就是大功率发动机,以机械厂的条件,也能一点点的敲出来。唯一的区别就是不能量产而已。」

    在忽略法律和专利的情况下,复制发动机最大的难点有两个,第一个是材料,第二个是工艺,其中最核心的就是零件精度和质量。

    这两个也就是所谓的「技术壁垒」,如果没有合适的材料和设备,即便能将发动机全部拆开丶测量,也复制不出来。

    可那是针对先进的汽车发动机。

    陈凡又没打算让机械厂造超跑,自然差不多就行了。

    再说了,这个时代的发动机,再先进能先进到哪里去?

    以机械厂的条件,还有单位里那十几位八级工,就算弄台最先进的宝马发动机过来,陈凡也有把握复制出来。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