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4章 宣传的好处(2 / 5)

加入书签

bsp;   陈凡委婉拒绝,「年纪小,家里人不让。」

    营业员大妈还不放弃,「那你再买支笔,只要几块钱,你这模样一看就是文化人,哪有文化人不『戴』笔的?!」

    对,就是「戴」,不是带。

    这年头出门,只要看见上衣口袋别着钢笔的,那基本上不是文化人就是干部,一般来说,办事员戴一支钢笔,干部戴两支,戴三支以上那是修笔的。

    大妈推荐他买钢笔,肯定不是为了推销,多卖货她也没奖金。而是觉得这麽好看的小伙子,不戴两支钢笔太可惜了。

    陈凡想到大队部发的钢笔经常漏水,自己又要写作,确实需要一支好钢笔,便从善如流,去到另一边的文具专柜。

    百货商店的这个角落算是新华书店的直接竞争对手,除了各种文具,还有各种宣传画,和……「枪」?

    哦,这里是文体专柜。

    看着柜台上的几十杆气枪丶猎枪和手枪,张文良有点庆幸,幸好刚才没有和保卫员发生冲突,要不然自己的对手分分钟从一个变成几十个,别说自己这边只有3个人,就是带一个班来,也扛不住啊。

    陈凡从文体专柜前走过,仔细打量过后,脸上露出傲然的神色。

    哼哼,这里的猎枪没有自己的猎枪好,手枪也没有自己的手枪好,除非把步枪和冲锋枪摆出来,否则他都不屑多看几眼。

    只多看了两眼之后,终于到了卖钢笔的柜台。

    现在陈凡知道了,玻璃柜台里的商品都贴了价格标签,买得起的直接验货,买不起的免开尊口。

    陈凡趴在柜台上,看着里面摆放整齐的钢笔。

    便宜的就是一排散货,笔挨着笔丶用带有卡槽的托盘固定住,品牌不多,英雄丶金星丶永生,这些都是老品牌,而且是来自BJ和上海的「上等货」。

    「永生」知道的人可能少一点,其实也是上海的老厂,诞生于30年代,曾经一度与「英雄」争锋,可惜,时运不济,「英雄牌」钢笔靠着一部电影,瞬间风靡大江南北,从此以后,「永生」就没有再赢过。

    至于金星,本来也是诞生于上海,后来在BJ建立分厂,就成了BJ钢笔厂的牌子,时称「北金星丶南英雄」。

    而原来上海的金星钢笔厂不务正业,跑去造电视机。没错,就是后来的「金星」牌电视,在当年的包邮区也是风靡一时,敢与徽京电子厂的「熊猫」电视机一争长短。

    既然都是老牌子,陈凡也就不用考虑质量问题,略过两三块钱一支的散装笔不要,5块4带盒子的也不要,买了一支12块8的金星铱金尖钢笔。

    其实他想买更贵一点的金笔,那笔尖真是黄金造的,拿着就有种豪华感。

    可是边上跟着的张觉民和张文良已经目眦欲裂,为了不继续刺激他们,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