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7章 即将返京(1 / 4)
大掌柜这一问,屋子里的气氛微微一滞。
有人下意识皱了皱眉,心里嘀咕:
女学?
女子读书有何用?
在他们印象里,女子能识几个字已算难得,平日只需操持家务、相夫教子,何必大张旗鼓兴办女学?
也有人暗暗觉得,这不过是多费钱粮的事,终究得不偿失。
林向安却没有急着反驳,更没有板着面孔说教。
只是神色一黯,仿佛触动了心事,眼底浮现出一抹真切的情绪。
他轻轻叹了口气,语声比方才温和许多:
“诸位问起女学,倒让我想起家中小妹了。
她自幼聪慧,我读书时教她认字,常常一遍就记住。
她眼里的光亮,对书的好奇,和学塾里任何一个男童并无二致。
我常常想,若她是男子,定能光明正大地读书,考科举,光宗耀祖。”
说到这儿,他声音渐沉,透出几分无奈:
“可我常年在外,无暇照拂。
如今她渐渐长大,在家虽受宠爱,
但我忧心的,却是她将来出嫁,能否真正立得住脚。
账本不会看,田租不会算,日后难免受人蒙骗;
遇事若只能哭泣,命运便全系于旁人一念之间……
诸位设身处地想想,我这做兄长的,心中该有多酸楚。”
这一番话,让不少人心头微动。
林向安以兄长为妹妹的担心,延展到其他家疼爱的女儿。
当今请得起博学宽厚的夫子,教自家姑娘识字明理的,那往往是高门大院。
寻常人家,能有这样的机会,少之又少。
可姑娘们的人生,从出嫁,到养育子嗣,再到掌管家务,样样都离不开学问与眼界。
层层递进,娓娓道来。
慢慢说动大家的恻隐之心。
林向安最后顿了顿,声音缓缓而下:
“诸位都是家中的顶梁柱。
将心比心,谁不希望自己的女儿,将来能活得顺遂安稳?
谁不希望自家的孙儿,能由一个聪慧明理的母亲教养?
我林向安,只是恳请诸位,成全这一份私心。”
这一番话下来,至少能堵住众人的嘴。
即便有人心里再有微词,也不能说什么。
至于女学的管理问题,林向安也给出了回答。
男女分开教学,日后会搬到林园这边。
林园会专门腾出一块地,修建安平义塾。
因为程浩和孙文石率先的表态,大家纷纷表示愿意协助。
于是林向安当场就任命程浩为学董会的稽查。
孙文石为代理塾长,毕竟他是这几人中,除了程浩外,学识最为深厚扎实。
他性格也不是守旧死板之人。
由他临时代理,最为合适。
日后,由他交接给新来的名师。
至于东家代表,由大掌柜担任。
其他部分人,会被聘请为临时助教。
达成一致后,宋桐这边的督工水利工程已经进入后期,只需要善后了。
林向安把这事交给了林桥。
于是林向安让宋桐暂代孙文石的手里的伙计。
由他搭配着杨辉共事。
之后便让孙文石跟着他一同给学生上课。
亲身将自己的教学思路,传授给他。
孙文石突然现,听着林向安讲课,是特别有趣的一件事。
一方面是他知识渊博,能讲的浅显易懂,风趣幽默。
另一方面他很少打骂学生,反而用奖励和惩罚,让大家积极配合。
这还是第一次看到林向安另一面,难得这么鲜活。
对学生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