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4章 你以为那赏赐只是因他救济百姓(2 / 3)
才来此建义仓。
回乡途中,更是先拜访了山东、浙江的地方官员。
王鸿听罢,不由倒吸一口凉气。
小小年纪,竟有如此胆识与手段!
他原本就觉得此子非池中物,如今看来,远比想象中更为不凡。
怕是真要在史册留名的人物。
王鸿心里明白,以林向安如今的地位,还能如此谦和待王氏一族,必然是有所求。
能让他亲自开口的事,定然不多。
于是他又追问王和信,想弄清楚林向安此行的目的。
王和信毕竟是晚辈,被辈分压制,不敢多言。
只提了林向安打算大规模祭祀迁坟,至于其他的,一概没有透露。
王鸿听后,心里立刻就明白了几分。
这事有好处,也有不利之处。
但若只盯着眼前的利弊,恐怕要错过王氏一族翻身的大机缘。
他当即让孙子王景辰去告诉村长。
召集族老到宗祠侧屋商议。
待人齐后,王鸿示意王和信将林向安在京城的经历,再细细讲了一遍。
几位族老原本收下了厚礼,还在揣测林向安究竟所图为何。
可随着王和信娓娓道来,一个个渐渐听得瞠目结舌。
等王和信退下,堂屋一时静得落针可闻。
王鸿缓缓开口,目光扫过众人,沉声道:
“如今,你们怎么想?”
族老们面面相觑,似乎还没缓过神来。
年纪最长的一位终于开口,声音沙哑却满是感慨:
“怕是来意不简单啊……”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族老们心思不傻,当初以王和忠为纽带,又有利益好处,两族才算往来合作。
林向安考取功名后,村里人才真正放下芥蒂。
如今林向安在京城声名鹊起,他们自然也想明白了几分。
王鸿见状,索性把话挑明:
“他如今还未中进士,权势已然不小。
若是他有所求,你们会答应,还是不会?”
此言一出,众人无不心头一震。
事实摆在眼前:林向安的开口,已关系着王氏一族的未来。
“他不仅有权势,更有才华,小小年纪就能舍富贵、济百姓,有勇有谋。
假以时日,定然能位极人臣!”
王长田忍不住插话,有些迟疑:
“二叔,这话是不是说得太满了?他毕竟才十六岁,新皇赏赐和敕书,也未必全是他的功劳吧?”
王鸿神色一厉,声音加重:
“你以为那赏赐只是因他救济百姓?
他定然是在背后是协助了新皇登基,才得此大恩!
在乱世中能押对宝,甚至不惜倾尽钱财,如此魄力,几人能及?”
众族老闻言,面面相觑,心中都被震慑住。
他们中不少人亲历过乱世,对权势兴衰也敏感。
林向安所得,绝非侥幸。
王鸿语气平和下来,缓缓开口:
“他此番回族里,必然是有所求,而这所求,正是咱们的机缘。
林家虽人少,但这孩子走到今天,已是光耀乡里。
若能借此机会,王林两家同气连枝,将来我王氏子孙走出去,谁敢小瞧?”
一句话,犹如敲在众人心口。
谁不想翻身?
谁不想光宗耀祖?
王氏一族曾有过荣光,此后却逐渐沉寂。
如今的机会,可谓千载难逢。
王长田犹豫着问:“那……他究竟要做什么?”
王鸿沉声道:“我猜,是共祭。”
这话一出,立刻引得众人议论纷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