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5章 粮食入城分散中转(1 / 2)

加入书签

三月中旬,镖局终于组建起一支浩浩荡荡的大车队,北上进京。

这条线路原本就是镖局的“常规业务”

,而镖局又是宁远伯四公子的产业,虽未明说,但各路人马心里都有数——这支车队来头不小。

一路都提前打点,抵达京郊秘密仓库后,才进入真正的“隐身环节”

粮袋一袋袋卸下,转眼间便换装成各式特制箱篓。

上面写着“苏杭锦缎”

“景德名瓷”

“闽地贡茶”

等字样。

部分粮食甚至被装进结实的檀木箱里,伪装成价值连城的“艺术品”

镖局的老镖师们轮番检查,确保每辆车都毫无破绽。

即便有人临时开箱,看到的也是货真价实的丝绸、瓷器或茶叶。

只有撬开夹层或翻到最底,才会露出真正的秘密粮食。

当镖旗一插上去,整支队伍看上去就成了一支规模格外庞大的高档商队。

与此同时,林向安利用浙江会馆京中商户的人脉关系,提前办妥了这批“丝绸瓷器”

的路引、货引。

文书印章齐备,流程上挑不出任何毛病。

另一边赵康平则亲笔写了好几封书信,寄给几处关键城门的旧部与朋友。

信中话语含蓄,只提“敝号车队近日抵京,车马冗繁,恐碍交通,望兄台酌情关照”

,随信还附上不记名银票。

这是江湖上默认的规矩——谁都明白那是“茶钱”

明面上镖局的总指挥由谢云担任。

他经验老到,熟知如何应付沿途关卡,何处该打点,何处该示弱。

到了京郊,又有十几名面生的“趟子手”

悄然加入,为的就是在入城前再添几分声势与掩护。

他们沉默寡言,步履稳健,眼神锐利,腰间佩刀锋芒毕露。

这些并非寻常镖局护院,而是赵康平从京营旧部里借调来的精锐,暂时伪装成了临时雇佣的随行护卫。

时近黄昏,天色渐沉,城门口的兵卒正困倦乏力,盼着交班。

车队隆隆而来,卷起尘土,声势惊人。

谢云翻身下马,满脸堆笑,快步上前,将一叠盖满红印的文书双手奉上:

“军爷辛苦,小号赵家镖局,从南边运些丝绸瓷器入城,这是货引、路引,请您过目。”

把总接过文书,粗粗一翻,章印无误。

可眼前这支车队规模庞大,怎么看都不像只运“丝绸瓷器”

他眉头微皱,抬手一挥:“车上装的什么?打开看看!”

几名兵卒立即提着长矛,往车队走去。

谢云神色未变,笑意更浓,声音却陡然高了半分:

“都是上好的苏绣和官窑瓷器,磕碰不得,军爷还请小心些。”

话音落下,他看似随意地拍了拍镖旗,旗杆上的一条蓝色布条轻轻滑落。

城门附近一处茶摊,一名喝茶的汉子目光一凝。

那汉子立马奔向旁边的茶楼。

茶楼雅间内,赵康平正在等着镖局进程。

见到信号,他如同一个寻常的富贵闲人,信步踱向城门。

当他现身时,语气轻松,笑意爽朗:

“谢二哥,到了怎的不先报个信?”

随即转头,佯装惊讶地望向把总,扬声一笑:

“咦,这不是张把总吗?好些日子没见了。”

把总一愣,本能挺直身子。

眼前这位赫然是宁远伯府的四公子赵康平,他岂敢怠慢?

连忙拱手行礼:

“原来是四爷!

您这是……”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