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6章 退还礼品(3 / 4)
》。
而后,便是附近邻县几家科举世家的贺礼:
闵氏家族赠送宋版《汉书》一卷。
潘氏家族送来治水金圭青铜尺,
陆氏家族则特意定制了一支“状元笔”
,笔管上刻着举人名讳及“甲第连登”
四字,并配青花瓷笔筒。
这几家皆是科举望族,礼物虽贵重,却也极为实用。
且寓意登科高升,倒不至于让人难以接受。
这闵家正是王鸿提到的出版辅助的闵家私塾。
然而,问题出在了后面的豪族与商贾赠礼之中。
温家送来一面吴兴铜镜,仿汉“昭明镜”
,镜背铭文被改刻为“青云得路”
,匣内却衬着一张举人宅的地契。
这温家,分明是有意拉拢,连宅院都送了出来!
虽然他需要,但自己建才是正途。
这礼物实在太贵重,绝不能收,得退回。
冯家赠送的是一卷绢地金粉《千字文》,以丝绸为书写载体,金粉作墨,采用“泥金写经”
工艺制成,据说还能抵赋税。
这既是吉兆之物,寓意金榜题名,又价值不菲。
以他和冯辰的关系,若贸然退回,恐有失和气。
而沈家送来的是双林画工仿制的《鹊华秋色图》,画作本身没什么问题,问题在于夹层中暗藏的盐商引票!
盐商引票可直接换成白银,这已然出寻常贺礼范畴。
若收下,便是赤裸裸的利益输送,万万不可。
薛家则赠送了双林镇名家刺绣的《魁星点斗图》,配紫檀画框,寓意极好,倒是可以收下。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商贾的礼物,细看之下,竟然暗藏干股、银票等财物。
这些礼物就更不用说了,分明是变相贿赂,统统得退回。
他家并不缺银钱,实在没必要收这些不明不白的好处。
为了区区一份贺礼,日后若对方登门相求,反倒落了个骑虎难下,实在不划算。
他可不想无端生事,徒增烦恼。
林向安合上账册,揉了揉眉心,只觉头疼不已。
送礼就送礼,何至于如此兴师动众?
不过,透过这些贺礼,倒也能窥见各家势力的豪横手笔。
如今,得私下和气地将这些额外的礼纷纷送回,还不能得罪人。
“明日一早,咱们再仔细核对一遍。
我把不合适的都清出来,你与和智一起登门,客气将礼退回。”
想到时间已晚,林桥忙碌了一天,林向安便挥挥手,示意他先去歇息。
“行了,这事明日早说,你也累了一天,赶紧去休息吧。”
这些收下的礼物,虽说是建立交情,但日后总归是要还的。
天底下可没有无缘无故掉馅饼的事。
林向安索性不再多想,随手将账册扔在书案上,直接脱了外衣,钻进被窝。
再烦心的事,也比不过好好睡一觉重要。
一夜好眠。
外面的晨光微微亮,透过窗棂洒入屋内,伴随着院中低声交谈与洒扫声,林向安才缓缓睁开眼。
今日家中依旧要设流水席,宴请街坊邻里及远道而来的宾客。
从巳时开始,到申时前结束。
流水席不同于正式宴请,来往宾客可随时入席。
赠送礼物多为鸡蛋、米粮之类,并不讲究贵重,重在一份心意。
更重要的是,这是举人之家对乡里的回馈。
让乡邻们都能吃上一顿好饭,也算是表达感激之情。
流水席的安排,由林秋兰和王四顺操持,无需林向安多问。
林向安简单洗漱后,便去找林秋兰拿了库房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