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2章 第六次中东战争中(1 / 3)

加入书签

仅仅只过了三年的时间,流亡与心血的煎熬,如同锋利的刻刀,在哈伦原本刚毅的面庞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

他此刻看上去苍老了不少,两鬓已爬上几缕刺眼的白色,那曾经乌黑浓密的秀,如今也显得有些枯槁。

没有人真正知道,这位在战争结束后消失了整整三年的前叙利亚共和国卫队军官,究竟在异国他乡的阴影里经历了何等非人的磨难与挣扎。

但那双深陷眼眶、布满血丝的眼睛里,透出的不仅仅是身体上的憔悴,更有历经沧桑后沉淀下来的冷峻与稳重。

眉宇间那抹化不开的忧郁与决心,无声地诉说着,这三年所生的一切,于哈伦而言,绝对非比寻常,足以改变一个人的灵魂与信仰。

他在市政府与市广播大楼重启了国家广播电台,向叙利亚全境出了高调且充满情感的广播。

他没有回避自己曾是前共和国卫队军官的身份,坦承了因前政府倒台而被迫流亡异国的经历,但字里行间,都饱含着对祖国山河与人民从未放下的深沉思念与愧疚。

“我从未忘记我的祖国,我的同胞!”

他的声音通过无线电波传遍千家万户,带着一种沙哑却坚定的力量,“眼见祖国再度卷入战火,无辜的百姓又将面临生灵涂炭的命运,我无法再袖手旁观!”

正是这种无法割舍的羁绊与责任感,驱使他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归来,带领着那些在流亡中依然选择追随他的昔日部下,踏上了重返大马士革的征程。

这是一场逆流而上的回家之路,也是一场背负历史的救赎之旅。

可哈伦万万没想到,那个通过武装革命上台、他曾抱有过一丝希望的新政府,竟然会在敌人兵临城下、都危在旦夕之际,放弃了对大马士革这座古老城市的防守,选择了仓皇出逃,将一个国家的象征抛之脑后。

三年前,他为了避免无谓的流血,为了所谓的和平过渡,主动带领着麾下忠诚的部队放弃了战斗,远离了故土。

然而,他的妥协并未带来和平,反而因此有了后来数年祖国的内乱、派系纷争,以及政府对异见者的血腥镇压,百姓依旧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民不聊生。

那份因“和平”

而做出的退让,最终酿成了更长时间、更广泛的苦难,这份沉重的历史包袱,宛如烙印般刻在他的心头。

这一次,他不会再退缩,不会再有任何妥协!

他将直面所有的敌人与困境,无论如何都要战斗到最后一刻,用自己的血肉之躯,为祖国的人民流尽最后一滴热血!

他的决心,如同钢铁般坚不可摧,在广播中回荡,感染着那些仍在城市中坚守、或是在流亡中听到他声音的人们。

就在哈伦那充满决绝与号召力的广播结束的同时,城内与城外的idf部队,好似约定好了一般,同时开始了猛烈的进攻。

炮火的轰鸣、爆炸的巨响、以及密集枪声瞬间撕裂了大马士革上空的宁静,将这座城市推入了战争的深渊。

为了尽可能的减少在即将到来的城市巷战中平民的伤亡,哈伦在有限的兵力中,分出了相当一部分力量,投入到对控制区内平民的紧急疏散工作之中。

他的士兵们在枪林弹雨中,引导着惊恐的民众撤离危险区域,同时,另一支精锐部队则以最快的度,犹如闪电般突击,占领了大马士革国际机场——这个至关重要的交通枢纽。

紧接着,就在idf的进攻势头刚刚展开之际,一辆辆伪装严密、装载有大型察打一体无人机和配套设备的运输车,就像潮水般抵达了已经被控制的国际机场。

哈伦麾下的技术兵种与无人机操作员,以惊人的度和效率,在机场区域迅搭建起临时的地面控制站,连接设备,进行系统自检,为即将到来的无人机升空作战做好了所有准备。<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