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7章 拒私(1 / 2)
初冬时节,朔风初起,卷着碎雪沫子打在朱红纪家药堂的廊柱上,簌簌作响。
纪连枝将最后一本诊脉记录搁在案头,指尖沾了些砚台余墨,正欲起身回府,便见门口立着个身影。
那人身着玄色暗纹锦袍,领口镶着圈银狐绒,正是瓜州盐商牛利。
他身后跟着个小厮,手里提着只乌木食盒,见纪连枝出来,忙快步上前,脸上堆着热络的笑:“纪大人可算忙完了!
小人在此候了半个时辰,就怕扰了大人正事。”
纪连枝颔,目光扫过那食盒,淡淡道:“牛老板有何事?”
上月牛利因盐引配额不足递过呈文,按规制需由文选清吏司核查属地盐课记录后再议,眼下案子尚在流程中。
牛利四处寻人,纪连枝也早有耳闻。
牛利搓了搓手,语气愈殷勤:“也没什么要紧事。
前几日得了些长白山的紫貂绒,想着大人冬日办公畏寒,特意送来。
又听闻东街‘聚贤楼’新添了鹿肉暖锅,煨得极是入味,便斗胆想请大人赏脸,权当是寻常百姓家的便饭,与大人闲聊几句。”
纪连枝心中已有数。
牛利素来精明,这般刻意攀谈,定是为了盐引之事。
只是对方未明说,且言辞间全是“私交”
的由头,若当众严拒,反倒落个“不近人情”
的名声。
他沉吟片刻,道:“貂绒太过贵重,牛老板还是带回吧。
至于吃饭,既然你有心,便去坐坐,只谈私事,莫提正事。”
牛利眼中闪过一丝喜色,忙应承:“那是自然!
大人放心,我绝口不提公事。”
说罢引着纪连枝往聚贤楼去。
楼内暖意融融,二楼临窗的雅间早已备好。
铜炉里燃着上好的银丝炭,暖意顺着砖缝漫开来。
桌上摆着四碟精致凉菜:酱肘花切得薄如蝉翼,凉拌藕片撒着白芝麻,还有爆炒牛肉和水晶皮冻,皆是下酒的好菜。
牛利殷勤地为纪连枝斟上黄酒,笑道:“这酒是陈年的花雕,温过之后暖身,最适合冬日饮用。”
纪连枝浅酌一口,酒液醇厚,带着桂花的甜香。
不多时,店小二端着铜锅上来,锅里清汤翻滚,切得厚薄均匀的鹿肉片码在白瓷盘里,旁边摆着各色菌菇、青菜和豆腐。
牛利一边为纪连枝涮肉,一边絮絮叨叨地说着瓜州的趣事,从湖边残荷讲到山上的冬雪,绝口不提盐引半个字。
纪连枝耐心听着,偶尔应和几句,目光却落在窗外。
街面上行人裹紧了棉衣,挑着担子的货郎吆喝着“烤红薯”
,声音被寒风刮得有些颤。
他想起昨日文选清吏司的人跟太子说,南边盐区今年遭了雪灾,不少盐户因盐引不足,寒冬里无以为生,正等着配额下来好开工熬盐。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牛利见纪连枝神色平和,终于按捺不住,放下筷子,脸上的笑容添了几分郑重:“纪大人,实不相瞒,今日请您来,确实有件事想求您帮忙。”
纪连枝放下酒杯,指尖在杯沿轻轻摩挲,语气平静:“但说无妨。”
“是关于盐引的事。”
牛利往前凑了凑,声音压得低了些,“南边那边的盐课记录,想必大人也知晓此事。
实不相瞒,我那盐场今年投入了不少本钱,若是配额批得少了,怕是要亏折。
大人与太子殿下亲厚,将来的太医院也要倚重您,只需您在太子面前提一句,或是跟文选司的大人打个招呼,这配额的事,想必就能通融一二。”
他说着从袖中摸出一张银票,悄悄推到纪连枝面前,银票上的数额赫然是五千两。
“这是一点心意,不成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