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0章 商议筹粮(2 / 5)

加入书签

    其孙赵谦在献帝时为司徒,次孙赵温则代杨彪为司空,父子兄弟相继执掌朝政,在当时的声势丝毫不弱于袁、杨两家顶级豪门,而且还是东汉历史上唯一一家祖孙三代三公的门第。

    这是袁氏、杨氏这等天下第一等第一位的士族都没有达成的辉煌成就。

    只是与杨氏一样,如此辉煌鼎盛的赵氏最终在东汉末年的士族军阀化的过程中,没有顺应时代,改换策略,最终开始走了下坡路。

    如今的赵氏虽然没有军权和地盘,但通过联姻与广汉董氏、犍为杨氏等大族结成利益共同体,其势力从中央延伸至益州地方,成为蜀郡士族的核心代表。

    在刘焉、刘璋父子时期,赵氏与杨氏、董氏、张氏、庞氏抱团,为本土势力的核心力量。

    只是他们虽然对刘焉、刘璋父子比较亲近和支持,但因为本身力量过于强大,一直为刘焉、刘璋父子所提防戒备。

    “诸公可知。”

    张松轻抚案上金印,声如清泉击石:“左将军自去岁入川以来,已尽取蜀地西南六郡两蜀国,更兼其以左将军之尊,得天子之旨开幕,统领南方五州。如今坐拥带甲二十万,楼船艨艟,战舰万艘。这等声势,莫说是曹子脩、张公祺了,便是大将军亲至,亦要避其锋芒,退避三舍。”

    张松这话里水分是相当的大。

    刘封如今能实际控制的,主要还是犍为郡和益州郡,犍为属国和牂牁郡其实只是控制了郡府以及主要县邑,大量乡村完全没有时间收拾,只能放任自流,只要不掀起大叛乱,哪怕割地自据也暂时不会理会。至于巴郡,则主要是接收了赵韪的统治力量,如今也在消化之中。

    至于剩下的越嶲郡和永昌郡,那根本就毫无影响力,只是双方麻杆打狼两头怕,互相提防,都不敢轻举妄动。

    刘封这边固然是要集中力量先解决北方的威胁,乃至于掀起一场由西到东的大战役,想要一口鲸吞曹氏。自然不想分散精力去与这些山区野人打消耗持久战。

    尤其是一想到对方即便打输了,往深山老林里一钻,那旷日持久的消耗以及毫无所得的收益,就能让刘封亏到吐血。

    与之相对应,永昌郡那边的情况要好一些,当地是典型的羁縻制度,除了郡治以及几个汉民县城外,其他地方都是少民自治。

    永昌郡的百越部落大部分都是心向汉室的,很少有独立的野心,愿意保持原状。只要刘封不想着去当地扩大权力,征收钱粮,是不会叛乱的。

    原时空中,雍闿就在叛乱之后想要联络永昌郡一起作乱,结果被永昌郡百越部落们拒绝。后来雍闿想要向永昌扩张,又被打了个灰头土脸,损失很是惨重,为后来季汉平叛带来了相当的助力。

    熟悉这一段历史的刘封自然不可能去招惹永昌郡的百越部落们,只是向当地派去了使节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