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5章 封葛对奏(3 / 5)

加入书签

很是无奈。

    不过易地而处,想必他也应该会做出这样的决定吧,毕竟这本《骑经要义》的核心思想以及具体分类细节可都是刘封一个人提出的。

    太史慈他们也不过是修改了些许与东汉时代冲突不符的常识性内容,又如何敢撺掇主上的荣光和功绩。

    将摧锋、挽澜两军以及新军的构建训练等诸事托付给太史慈、张辽、徐晃等将领之后,时间已经来到了十月中旬。

    此时,诸葛亮、陆逊、庞统也先后接到了刘封的命令,赶来寿春相见。

    刘封同时叫上了太史慈、陈登、张辽、徐晃等人,与刚刚赶回寿春的赵云,诸葛亮、陆逊、庞统开了一次机密军事会议。

    会议的重点正是河内。

    刘封一反常态,并没有先听取众人的意见,而是将自己的想法直抒己见。

    刘封想要河内的根本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割裂曹操和袁绍的联系。

    曹操如今和袁绍的联系堪称漫长,依托黄河,连绵河雒、兖州两州郡,长达千里。

    可仔细分析后,又会将这一长串分成两大块,其一是兖州,其二是河内。

    兖州虽然广阔,却很容易切断。

    这不仅仅是因为刘封拥有的水军优势,同时更是因为兖州一马平川,无险可守,而且还是大平原,即便有坚城难下,也可以轻易的绕城而走。

    历史上曹操为什么要打官渡之战,其实还不是因为官渡已经是地形最有利于防守的地区了。其他地方显然更加糟糕,根本堵不住袁绍南下的十几万精锐。

    所以兖州从来没入过刘封的眼界。

    可河内不同,河内这里黄河变得狭窄,而且河流流速也并不湍急,孟津、五社津、平阴等上乘渡口不算,河阳这里甚至可以搭建起沟通两岸的浮桥。

    最重要的是,河阳三城虽然没有建立起来,但建筑基础的岛屿却是耸立在那里的。

    一旦河阳三城建立起来,即便是刘封的水军助阵,也很难攻占此地的。

    若是袁曹联手,河内必是其核心关键之地,同时也会成为刘封的心腹之患。

    如果能够提前掌控河内,那曹袁就会被彻底分割,而且有河内在手,曹操在洛阳就极难站住脚跟。

    这不仅仅是刘封个人的战略眼光,更是有着历史事实来背书的。

    被称为后三国时代的东西魏争霸时代,宇文家从西魏开始,一直打到西周,就是因为河内以及河阳三城的缘故,始终在洛阳站不住。虽然每次出兵,几乎都能拿下洛阳城,可最后的结果也只能放弃洛阳撤退,灰溜溜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