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地下室的邋遢女孩(2 / 4)
背开始有点僵。
她直起身,伸了个懒腰,看了眼时间,已经接近午夜。
但她毫无睡意,只想继续研究那些和弦的排列。
她又坐回电脑前,继续硬来。
irae的那句依托答辩,有点刺激到她了。
她想真正的学编曲,所以她的第一次作业是自己写的,并没有直接照搬她脑子里那些歌曲的旋律。
李允真再次坐到电脑前,她不急着添加复杂的元素,而是专注于找到一个自然流畅的和弦进行。
按照流行音乐的常用模式,她尝试了g-d-e-c的组合,现这确实比她之前拼凑的和弦听起来自然多了。
≈34;嗦嘎≈34;李允真自言自语,≈34;公式化的去写,比自己去凑要强得多,就像语言有自己的语法和结构。
≈34;
≈34;接下来是贝斯的音轨≈34;
录音室里,李允真面对着电脑屏幕。
她已经连续几个小时没有离开这个位置,脸上的油光在屏幕蓝光的映照下显得格外明显。
≈34;贝斯应该跟着和弦的根音走底鼓强调1、3拍军鼓在2、4拍≈34;她小声念叨着irae教过的规则,手指在软件界面上滑动。
这是她第n次尝试重做那个答辩作业,这一次,她决心把每个元素都做到位。
贝斯音轨已经完成,现在她正在调整鼓组的节奏。
但无论如何调整,总觉得鼓点与其他元素不协调。
≈34;尼玛的,哪儿又出问题了?≈34;她挠了挠头,头因为经常这样抓挠而变得有些凌乱。
李允真继续一点一点的调整鼓点的参数。
她把底鼓的力度调高,让它更加突出。
军鼓的时值稍微缩短,使其更加清脆。
踩镲的力度则做了细微的变化,创造出自然的起伏感。
当她终于录制出一段满意的和弦进行后,抬头一看,窗外已经开始泛白。
她揉了揉酸涩的眼睛,保存项目后才恋恋不舍地离开录音室。
接下来的几天,上午就是被irae各种花式折磨,下午则是各种抠脑袋的课程。
“irae!
我想把声音调成电音那样,怎么弄?”
≈34;用自动音高修正插件,把retunespeed参数调到最小值,一般是0或者接近0,这样就会产生明显的机器人音效。
然后加一点混响和延迟,调整eq减弱中频,增强高频,照着方法自己调到满意为止。”
irae顿了顿:“别乱用特效,你要让特效与整体编曲和谐地结合才行,电音用的不好只会让音乐显得很l091。”
“大叔!
那种空间感的效果是怎么调出来的?”
“你去调混响和延迟,不同的乐器需要不同程度的空间效果。
比如,底鼓需要的混响很少,而弦乐和合声可以使用更多的混响创造深度。
另外,确保每个乐器占据不同的频率范围,要避免频率重叠导致的混乱感。”
“irae!
听听我这次写的曲子,评价一下。”
“有点单调,你要调整一下歌曲的结构,一完整的歌曲包含多个部分:前奏、主歌、副歌、间奏、桥段等。
每个部分都有自己的特点和功能。
你可以通过改变编曲密度、调整音色、添加或减少乐器等方法来创造变化。
记住,变化是为了突出重点,不是为了变化而变化。”
李允真若有所思地点点头。
又是一个深夜,李允真独自一人面对电脑屏幕在自言自语。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