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4章 新的想法(1 / 2)

加入书签

吴菁感激道:“那就多谢孙区长了。”

最后,孙哲文似乎想到了什么,带着一丝更深层的考量问道:“你如此决心收购开州锂业,恐怕不仅仅是基于单纯的产业整合和商业利润的考量吧?背后是否还有其他的战略意图?”

吴菁沉默了片刻,决定部分坦诚:“孙区长明察。确实不完全是。最初我并没有计划向上游原料延伸。是武总提醒我,要么不做,要做就尽量把产业链做完整,掌握一定的主动权。既然开州本地就有现成的锂矿资源和企业基础,我们不如顺势全部拿下。这至少能为我们未来的下游制造板块提供一部分原料保障,虽然这点量在行业巨头眼里可能不算什么,但对我们自身而言,是一种战略安全的提升。同时,成功盘活一家老牌的区属国企,对我们武开公司在开州乃至天南省的品牌形象和知名度,也是一个极大的提升。”

孙哲文听完吴菁条理清晰、直指要害的陈述,眼中流露出赞许的神色,不由得在心中为她鼓掌:“吴总,你的想法非常清晰,也很有魄力。既然你已经有了全盘的打算,那就请你再具体谈谈,对于这次收购并案,你有哪些具体的条件和要求?”

吴菁点了点头:“孙区长,我们作为民营企业,投资收购必须精打细算,权责清晰。我的想法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关于权属与监管。”她首先强调,“一旦完成收购,开州锂业的所有权将完全转移至武开公司旗下,成为我们的私有资产。我们希望区里各职能部门能够明确区分‘所有者’和‘监管者’的角色。政府依法履行环保、安全、质量等监管职责,我们全力配合;但希望避免再像过去管理区属企业时那样,进行过多行政性、干预性的‘检查’和指导。”

孙哲文立刻表示理解:“这是自然。产权明晰后,区政府的关系将转变为纯粹的依法监管和服务保障,绝不会再越界干预企业经营自主权。”

“第二,关于历史债务与包袱。”吴菁切入最核心的问题,语气坚定,“我们收购的是资产,而不是无穷无尽的负债。在正式出让协议签署前,所有开州锂业遗留的历史债务、担保、纠纷以及潜在的环保罚单等,必须由区政府牵头,彻底核算清楚并全部剥离或清偿完毕。我们需要一个‘干净’的起点。”

孙哲文再次点头:“这一点是国有资产转让的前提程序,请放心。会在出让前进行严格的审计和清算,确保权责清晰,新老划断。”

“第三,关于人员安置。”吴菁提出了最敏感也最具挑战性的条件,“原则上,我们不接受‘全员接收’。我们希望与所有原开州锂业的员工解除原有的劳动合同关系,然后根据新公司的业务需求和岗位标准,重新进行公开招聘和选拔。当然,对于其中有经验、有技术、符合新公司要求的员工,我们会给予优先录用的机会。”

听到这里,孙哲文的眉头紧紧皱了起来。开州锂业的在岗和待岗职工有近千人,与之前近乎停摆的印刷厂情况完全不同。

他沉吟道:“吴总,我理解你希望打造全新团队的想法,也从心底认同这是企业重焕生机的关键。但这一千多号职工的安置问题,社会影响大,维稳压力重,恐怕不能简单地一刀切。这一点……我们需要慎重研究,必须找到一个既能保障企业轻装上阵、又能维护社会稳定的平衡方案。”

吴菁立场很明确:“孙区长,这是我提出的核心条件之一。您也亲眼见过我们武开的员工风貌和开州锂业职工状态的巨大差异。我担心的正是国企体制下形成的某些工作惯性和思维模式,会像病毒一样侵蚀新公司的肌体,让我们的投入和改革付诸东流。”

孙哲文叹了口气,点头承认:“你说的问题确实存在。锂业职工积极性低下,与其长期的低工资、低保障和僵化的管理机制有直接关系。”

吴菁顺势接过话头: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