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动生阳,静养阴:找到属于你的养生节奏(3 / 5)
·伤口愈合加速:组织修复能力提升
功效五:改善记忆,提升认知
静养有助于大脑功能:
·脑血流优化:prefrontalrtex供血改善
·记忆巩固:海马体功能增强
·创意激发:默认模式网络激活
功效六:平衡情绪,安神定志
静养对情绪的调节作用:
·情绪平稳:杏仁核反应性降低
·焦虑减轻:焦虑量表评分改善30%
·睡眠改善:入睡时间缩短,深度睡眠增加
---
06静养误区:这些"静"的方式反而伤身
误区一:过度静态,气血凝滞
"越静越好"是常见误区:
·气机不畅:出现胀闷、疼痛
·血液瘀滞:血栓风险增加
·代谢减缓:肥胖、血糖问题
误区二:形式主义,心神不宁
虽静形而未静心:
·身体放松,思绪纷飞
·环境安静,内心嘈杂
·时间足够,效果不佳
误区三:时机不当,违背规律
静养也要讲究时机:
早晨:阳气当升,过度静养反碍生机
饭后:宜轻微活动,促进运化
情绪激动:宜先疏导,后静养
---
07动静相宜:找到个人最佳平衡点
不同体质的动静配方
平和质:
·动静比例:6:4
·推荐:晨练+午静+晚动
·注意:随四时调整
气虚质:
·动静比例:4:6
·推荐:微动+多静
·注意:运动宜缓,静养宜长
阳虚质:
·动静比例:7:3
·推荐:动以生阳,静不过久
·注意:避寒就温,适度运动
阴虚质:
·动静比例:3:7
·推荐:静以养阴,动不过激
·注意:避免大汗,重视午休
不同年龄的动静节奏
青少年(13-25岁):
·特点:生机旺盛,好动恶静
·建议:动7静3,引导适度静养
·注意:避免过度运动损伤
青壮年(26-45岁):
·特点:压力最大,动静失衡
·建议:动5静5,刻意安排静养
·注意:防止过劳,重视睡眠
中年(46-65岁):
·特点:机能渐衰,需要调养
·建议:动4静6,动静结合
·注意:适度运动,充足静养
老年(65岁以上):
·特点:元气已衰,以静为主
·建议:动3静7,小动常静
·注意:量力而行,切忌强动
不同季节的动静调整
春季:
·原则:夜卧早起,广步于庭
·动:逐渐增加,以舒达为度
·静:保证充足,以养肝血
夏季:
·原则:无厌于日,使气得泄
·动:避开烈日,适度出汗
·静:午间小憩,养心安神
秋季:
·原则:早卧早起,与鸡俱兴
·动:平和舒缓,不宜过度
·静:深度睡眠,收敛神气
冬季:
·原则:早卧晚起,必待日光
·动:室内为主,微动即可
·静:充足睡眠,固守元精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