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养肾的食疗推荐(2 / 4)
素,能补肾益精、养血润燥。推荐吃法:葱烧海参、海参小米粥、海参蒸蛋(需泡发得当,品质很重要)。
牡蛎:\"海中牛奶\"。富含锌(对生殖健康至关重要)、牛磺酸、优质蛋白、硒等,能滋阴潜阳、收敛固涩、软坚散结。推荐吃法:蒜蓉粉丝蒸牡蛎、牡蛎豆腐汤、牡蛎煎蛋(确保新鲜卫生)。
4.药食同源:厨房里的中药铺
山药:\"平价人参\"。富含淀粉酶、多酚氧化酶、粘液蛋白、皂苷等,能补脾养胃、生津益肺、补肾涩精。推荐吃法:清蒸山药(蘸蜂蜜或蓝莓酱)、山药排骨汤、山药小米粥、蓝莓山药泥。
芡实:\"水中人参\"。富含淀粉、蛋白质、维生素b族及矿物质,能益肾固精、补脾止泻、除湿止带。推荐吃法:芡实莲子粥、芡实薏米红豆汤(祛湿补肾)、老鸭汤中加入芡实。
杜仲:强筋骨的良药。富含杜仲胶、木脂素类、环烯醚萜类等,能补肝肾、强筋骨、安胎。推荐吃法:杜仲叶可泡茶(每日5-10克),杜仲皮常用于煲汤(如杜仲核桃猪腰汤、杜仲牛骨汤)。
三、辨证施膳:因人而异的补肾智慧
中医讲究\"辨证论治\",补肾同样需分清体质,避免\"火上浇油\"或\"雪上加霜\"。
肾阴虚(怕热、口干、盗汗、失眠多梦、舌红少苔):重在\"滋\"。
推荐食材:桑葚、黑芝麻、黑豆、枸杞子、银耳、百合、鸭肉、甲鱼、海参。
食疗方:桑葚枸杞粥、银耳百合羹、山药枸杞甲鱼汤。
禁忌:避免过度辛辣(如辣椒、大量姜蒜)、温燥大补(如羊肉、鹿茸、大量韭菜)。
肾阳虚(怕冷、手脚冰凉、精神萎靡、夜尿多清长、舌淡苔白):重在\"温\"。
推荐食材:核桃、板栗、韭菜、虾、羊肉(适量)、肉桂、生姜。
食疗方:板栗烧鸡(用公鸡更佳)、核桃仁炒韭菜、当归生姜羊肉汤(加入适量当归)。
禁忌:避免生冷寒凉(如大量冷饮、生鱼片、西瓜、苦瓜)。
肾气虚(易疲劳、气短、自汗、尿频或遗尿、舌淡):重在\"固\"。
推荐食材:山药、莲子、芡实、糯米、鸡肉、猪肚。
食疗方:山药莲子芡实粥(四神汤简化版)、黄芪枸杞炖鸡、糯米红枣桂圆饭。
禁忌:避免过于油腻、难以消化的食物,以及耗气的食物(如生萝卜)。
四、餐桌上的补肾智慧:经典食疗方解析
1.桑葚枸杞粥:
材料:黑米(或大米)50克,桑葚干20克,枸杞子15克。
做法:黑米淘净浸泡半小时,加水煮粥,待米粒开花变软时,加入桑葚干和枸杞子,再煮10-15分钟即可。
功效:滋补肾阴,养血明目。适合肾阴虚见头晕耳鸣、眼干眼花者。
关键点:桑葚、枸杞不宜久煮,以免破坏部分活性成分。
2.板栗烧鸡(温阳版):
材料:鸡肉(公鸡更佳)500克,板栗仁200克,生姜5片,葱段、料酒、酱油、盐适量。
做法:鸡肉切块焯水;锅中热油爆香姜葱,下鸡块翻炒至变色,烹入料酒、酱油翻炒上色;加入板栗和适量热水(没过食材),大火烧开转小火焖煮40-60分钟至鸡肉、板栗软烂,加盐调味收汁。
功效:温肾助阳,健脾益气。适合肾阳虚见畏寒怕冷、腰膝酸软者。
关键点:选用公鸡温补之力更强;板栗需提前去壳处理。
3.山药莲子芡实羹(固肾健脾):
材料:鲜山药150克,莲子(去心)30克,芡实30克,冰糖或红糖适量(也可不加)。
做法:莲子、芡实提前浸泡2小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