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探寻《黄帝内经》食疗智慧(2 / 4)

加入书签

口感鲜美,还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能够辅助五谷,为人体健康增添活力。在中医理论中,五果与人体的五脏有着密切的联系,合理食用五果,能够滋养五脏,调节人体的生理功能。

(一)红枣粥:气血的滋补良方

红枣,性温,味甘,归心、脾、胃经,是日常生活中极为常见且备受青睐的养生食材。它具有补中益气、养血安神的卓越功效,与粳米一同煮成红枣粥,更是一道补养气血的食疗良方,特别适合气血不足者。

气血不足是一种常见的身体状态,表现为面色苍白或萎黄、头晕眼花、心悸失眠、手足麻木等。红枣富含铁元素、维生素c等营养成分,能够促进血红蛋白的合成,增加血液的携氧能力,从而达到补血的效果。同时,红枣还能健脾益胃,增强脾胃的运化功能,促进气血的生化。将红枣与粳米搭配煮成粥,既能发挥红枣的滋补作用,又能借助粳米的健脾之力,使补养气血的功效得到更好的发挥。气血不足者,坚持食用红枣粥,一段时间后,面色会逐渐变得红润有光泽,头晕眼花、心悸失眠等症状也会明显减轻。

(二)杏仁露:秋燥的润肺妙饮

杏仁,有苦杏仁与甜杏仁之分,在食疗中多使用甜杏仁。杏仁具有止咳平喘、润肠通便的作用,将其磨成浆,煮熟后饮用,便是美味可口的杏仁露,尤其适合在秋燥时节饮用,以润肺止咳。

秋季气候干燥,空气中的湿度明显降低,人体容易受到燥邪的侵袭,出现咽干口渴、咳嗽少痰、皮肤干燥等症状。杏仁露此时便成为了对抗秋燥的有力武器。杏仁富含油脂,能够滋润肺脏,缓解燥邪对肺的损伤,从而达到止咳平喘的效果。同时,杏仁还能润滑肠道,促进排便,帮助人体排出体内的燥热之邪。在干燥的秋日里,一杯温热的杏仁露,既能滋润喉咙,又能养护肺脏,让人们轻松度过干燥的季节。不过,需要注意的是,杏仁含有一定的毒性成分苦杏仁苷,虽甜杏仁毒性较低,但也不宜过量食用,以免引起中毒反应。

四、五畜为益:营养的优质补充

“五畜为益”,五畜指牛、羊、猪、犬、鸡等畜禽肉类,它们是人体蛋白质、脂肪、维生素b12、铁、锌等营养物质的重要来源。在《黄帝内经》的食疗理念中,五畜能够补益人体的气血阴阳,增强体质,但食用时需适量,以免过于滋腻,影响脾胃运化。

(一)羊肉汤:阳虚者的冬日暖阳

羊肉,性温,味甘,归脾、肾经,是冬季养生的绝佳食材。它具有温中健脾、补肾壮阳、益气养血的功效,特别适合阳虚体质者在冬季食用。

阳虚体质者,常常表现为畏寒怕冷、手脚冰凉、面色苍白、精神萎靡、大便溏薄等症状。在寒冷的冬季,一碗热气腾腾的羊肉汤,宛如冬日里的暖阳,能够迅速驱散体内的寒气,温暖全身。羊肉富含蛋白质、脂肪、维生素b1、b2、b6、铁、锌等营养成分,这些营养物质不仅能够为人体提供充足的能量,抵御严寒,还能补肾壮阳,增强人体的阳气。在煮羊肉汤时,加入生姜、当归等调料,既能去腥增香,又能进一步增强羊肉汤的温补功效。生姜性温,能发散风寒、温中止呕;当归性温,味甘、辛,能补血活血、调经止痛。三者搭配,相得益彰,共同为阳虚体质者的健康保驾护航。

(二)猪肝菠菜汤:血虚者的护眼佳肴

猪肝菠菜汤,是一道经典的食疗汤品,具有补肝明目、养血滋阴的功效,特别适合血虚、视力减退者。

肝开窍于目,肝血充足,则目能视物清晰。血虚者,由于体内血液不足,无法充分滋养肝脏,常常会出现视力减退、眼睛干涩、头晕眼花等症状。猪肝富含铁元素、维生素A、蛋白质等营养成分,其中铁元素是制造血红蛋白的关键原料,能够有效改善血虚症状;维生素A对维持眼睛的正常生理功能至关重要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