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食补不如睡补,为什么这样说?(2 / 4)
干等。而且,肝的疏泄功能也会受到影响,导致情绪抑郁、烦躁易怒。比如,有些人在熬夜后会明显感觉眼睛干涩、胀痛,脾气也变得暴躁,这就是肝脏在发出抗议。正如《黄帝内经》中所说:“久视伤血,久卧伤气。”熬夜刷手机、看屏幕,不仅容易导致眼睛疲劳,还会使气血消耗殆尽,影响肝脏的正常功能,进而导致失眠和精神不振。
心主神明,睡眠的过程也是心神安宁的过程。良好的睡眠能让心神得到滋养,保持清醒和敏锐。若睡眠不足或睡眠质量差,心神得不到充分的休息,就会出现心悸、失眠、多梦、健忘等症状。心与小肠相表里,心的功能失调还会影响小肠的分清泌浊功能,导致消化不良、腹胀、腹痛等问题。“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一旦心神受到扰动,就如同国家的君主失去了威严,整个身体的秩序都会被打乱。熬夜时心神紊乱,思虑纷扰,直接影响睡眠质量。要改善失眠,首先要护养心神,保持情绪平稳、减少压力,让心神安定,才能拥有宁静的睡眠。
脾胃是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睡眠不足会影响脾胃的运化功能,使人食欲不振、消化不良。中医认为“胃不和则卧不安”,若晚餐吃得过饱或过于油腻,导致脾胃负担过重,也会影响睡眠质量,出现辗转反侧、难以入睡的情况。长期睡眠不足与脾胃功能失调相互影响,形成恶性循环,最终导致身体气血亏虚,免疫力下降。老百姓常说:“能吃能睡,长命百岁。”只有脾胃功能正常,能吃能睡,身体才能获得充足的营养,保持健康和活力。
肺主气司呼吸,睡眠时呼吸平稳、深沉,有助于肺气的宣发和肃降。睡眠不足会导致肺气虚弱,出现气短、咳嗽、气喘等症状。而且,肺朝百脉,与全身的气血运行密切相关,肺功能受损会影响全身的气血供应,使身体的各个器官得不到充足的滋养。《黄帝内经》提倡“夜卧早起,广步于庭,披发缓形,以使志生。”晚上适时入睡,清晨早起,到户外走动,舒展身体,保持心情愉悦,有助于调整生物钟,使肺气得以舒展,同时也能促进气血的运行,增强肺的功能。
肾主藏精,主生长发育和生殖。充足的睡眠有助于养肾固精,若长期熬夜、睡眠不足,会损耗肾精,导致肾虚。肾虚的人会出现腰膝酸软、头晕耳鸣、性功能减退等症状,还会影响生长发育,对于青少年来说,会影响身体的正常生长和智力发育。“阴平阳秘,精神乃治。”只有阴阳调和、平衡,精神才能安定。熬夜会扰乱阴阳平衡,阳气过度消耗,阴气无法滋养身体,导致肾脏功能受损,进而影响整个身体的健康。
三、睡眠对心理健康的深远影响
睡眠不仅关乎身体健康,对心理健康同样有着深远的影响。睡眠不足或睡眠质量差,往往是导致心理问题的重要因素之一。法国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伏尔泰说:“上帝为了补偿人间诸般烦恼事,给了我们希望和睡眠。”然而,当睡眠缺失时,烦恼可能会接踵而至。
长期睡眠不足会使人的情绪变得不稳定,容易出现焦虑、抑郁、烦躁等负面情绪。这是因为睡眠不足会影响大脑中神经递质的平衡,如血清素、多巴胺等,这些神经递质对于调节情绪起着关键作用。血清素能让人感到愉悦和放松,多巴胺则与奖励机制和动力相关。当睡眠不足导致这些神经递质分泌减少时,人就会陷入情绪低落、焦虑不安的状态。村上春树在《1q84》中说:“拖拖拉拉地熬夜不睡觉,根本没一点好处。天一黑就赶快钻进被窝,早上跟着太阳一起醒来,这样再好不过。”良好的睡眠能帮助我们维持情绪的稳定,以积极的心态面对生活。研究表明,失眠患者中,有相当一部分人同时患有焦虑症和抑郁症,而改善睡眠质量后,这些心理症状也会得到明显缓解。
睡眠不足还会影响人的认知能力和记忆力。在睡眠过程中,大脑会对白天学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