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0章 幕间人情翻覆似波澜(1 / 2)
空白的笔记恰可以书下新的一页。
午夜的飞机公务舱里,江时鸣和卫承一人戴着一边耳机,一完完全全由卫承创作的新曲正在成型。
那么多年他都没有输出灵感输出,所有的沉默与累积仿佛都只是为了此刻的迸。
旋律在狭小的耳际空间里攀升、转折、骤然悬停,又猛地坠落,回响不绝。
从前,卫承对音符的运用总是循规蹈矩。
或囿于学院教条,或追逐江时鸣的背影。
因而他的多数作品未能收录进专辑,只默默成为电脑中几段尘封的工程文件。
但他若有自己想要表达的心绪,他的作品就会变得吸引人起来。
备受好评的《蛇》和《无关痛痒》都是卫承自内心创作出来的好作品。
所以他说自己天赋一般,那的确,因为他并非江时鸣那样的全才,也做不到像江时鸣那样有效率的产出。
哪怕是现在,他写完这一歌曲之后也已经灵感枯竭。
如果他们还是一个组合,不免还要被舆论拿来彼此较量。
但如今这歌只是卫承送给江时鸣的一个礼物而已,只管这一歌里饱含心意就足够了,其他都不重要。
“你要用它来新单曲吗?”
卫承问道。
光是想到这种可能,他的心跳就已擂上喉咙。
只要想象那些人看到他们俩的名字再次并列于一歌之下,他就兴奋得太阳穴突突作响。
然而江时鸣摇了摇头。
“我不打算单曲,”
他语气平静,“我已经回来一年多了,如果再不专辑,歌迷恐怕要等不及了。”
“……”
一片寂静中,只有飞机引擎隐隐作响。
江时鸣转过头来看他,目光明澈而坦然:“这歌,我会把它会收进我们的新专辑里。”
卫承看向电脑屏幕,江时鸣点开文件夹给他看。
原来早在这一歌之前,江时鸣就已经存下了好几歌曲。
因为后续仍在不断调整,所以所有文件的修改日期都比较近,也不知道江时鸣是在什么时候创作出这些歌曲的。
向来有些自卑的卫承突然福至心灵。
——他觉得,这些旋律都应该与他有关。
那些他以为只有自己在意的瞬间都早已经被另一个人细心收藏,谱成了曲。
“这些……”
卫承的声音有些涩,“都是什么时候开始筹备的?”
“从再见到你的那天开始。”
江时鸣低下头,手指不自在地划过触摸板,“每当我想到你,旋律就会自己跑出来。”
飞机忽然遇上气流,轻微地颠簸了一下。
卫承的心也跟着晃了晃,然后稳稳地落回原处。
翌日清晨,阳光破开云层,将一道道金色光柱投洒在大地之上。
宁州地处西北,四分之一的土地被沙漠覆盖。
这里的天格外高远,空气干燥,带着特有的沙枣花香和尘沙的气息。
就连宁州机场的建筑风格也与其他城市迥然不同,钢筋铁骨大胆外露,线条刚硬有力,透着一股粗犷与坦荡。
与这般地貌相呼应,宁州的文娱产业也始终浸润着苍茫沉郁的气质。
这里的音乐苍茫而孤寂,影视作品亦是厚重质朴而充满张力的。
——这一切,却与卫承给人的感觉截然不同。
他的骨子里浸透着与这莽莽大地格格不入的敏感与阴郁。
那不是风沙磨砺出的粗粝坚韧,而是一种近乎神经质的敏锐,一种在阴影中悄然滋生、缠绕不休的偏执。
故乡的辽阔不曾赋予他豁达坦荡,家庭的开明反而催化了他内心深处不为人知的渴望与执念。
他自幼便学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