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示警(2 / 3)

加入书签

    这顿晚饭的奢侈程度虽然在京城完全排不上号,但足以冠绝全大院!

    想到这里,白榆忽然觉得,住在大杂院也有好的一面,只需少量付出就能收获很多情绪价值。

    白爹一边继续骂白榆败家子,一边吃了半斤肉。

    吃完饭白榆继续练字,临睡前又习惯性的打开AI助手光幕,用完今日使用次数,查阅各种历史资料进行学习。

    白榆已经学完了今年也就是嘉靖三十九年的大事记,开始学习嘉靖四十年大事。

    光幕上列出了十几条内容。再细看,排在第一条的是“朝廷在江南推行改稻为桑政策”。

    纵然是历史小白,白榆的心里仍然缓缓打出了一个问号。

    我靠!在视农业生产为国家根本、绝对政治正确的古代,什么朝廷会在漕粮命脉所在的江南推行“改稻为桑”这种大逆不道的智障政策?

    这AI一看就是低版本的,或者是故意显示幽默。大概把什么小说或者电视剧内容当成史实了。

    次日起来后,白榆在去宛平县衙白嫖笔墨...啊不,指导工作之前,先去了趟皇墙西大街的班房。

    刚掀开门帘,却见钱百户正坐在班房里,陪着似乎永远只有一身白曳撒的陆白衣说话。

    于是白榆立即停住了脚步,就站在门口,向钱百户打了个招呼。

    钱百户说:“陆公子特意来找你。”

    白榆警惕的后退了两步,很抗拒的说:“不是已经两不相欠了么?”

    陆白衣叫道:“你别不识好人心,东厂那边告诉我,有人在东厂开出了暗花,要教训你哩!”

    白榆稍微愣了愣,忍不住讽刺说:“还真踏马的专业。”

    厂卫厂卫,东厂和锦衣卫往往是一起并称的。

    如果说锦衣卫是皇帝负责监控朝廷、京城的工具,那么东厂就是用来监控锦衣卫的工具。

    在锦衣卫人员里,就布置有东厂的密探,可谓是密探里的密探。

    白榆身上有天子亲军缉事校尉这层皮,别的衙门未必能轻易动他,唯独东厂还真有点权限。

    虽说如今因为陆炳强势,锦衣卫很罕见的不受东厂节制,但他白榆也不是什么大人物啊。

    “你怎么想?”陆白衣问道。

    白榆忽然狐疑的说:“接下暗花的人,不会就是你吧?”

    陆白衣气得差点又拔剑斩人,大骂道: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