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好谋无断(2 / 3)

加入书签

想的效果,故而我们仍然要耐心等待。”

    以上都是徐阶说的,陆炳认为很有道理,就在白榆面前复述了一遍。

    白榆刚才说了这么多针对严党的提议,既是献计献策,也是一种对陆炳的试探和测试。

    现在测试结果出来了,被测试对象陆某称得上是“好谋无断,干大事而惜身”。

    左一个等待转折点右一个等待转折点,懂不懂什么叫量变引起质变啊?

    如果不发挥主观能动性,转折点是能等来的吗?

    如果不是自己接连重创了两个尚书,连开战机会都没有。

    之后白榆就没兴趣再继续探讨哲学了,所谓的大明最强锦衣卫指挥使,撕开了历史和身份滤镜后,也就这么回事吧。

    用话本小说里的说法形容,就是这主公似乎不太英明的样子。

    陆炳终于发现,跑题跑得有点远,本想教训一番白榆,这时候也教训不动了。

    他也没精力继续扯皮了,便开口点明了来意:“为了消弭朝廷动荡,你还是调到西安门那边去吧。

    西安门是皇城的城门之一,在西安门里面就是西苑,西安门外面就是街市。

    本来西安门不是宫门,也不是皇城正门,重要性其实很一般。

    但自从嘉靖皇帝在西苑潜修后,作为西苑的唯一对外大门,西安门的重要性立刻提升无数倍,警备力量也大为加强。

    锦衣卫也在西安门设置了好几班人马,对西安门内外全面布控。

    之所以比政治副中心午门的人手还要多,那是因为西安门外面就是繁华的大街小巷,各方面情势更复杂。

    内行人都知道,西安门和午门一样,在这里上直的锦衣卫官校人员,必须要经过陆炳亲自批准同意。

    听到陆炳把自己调到西安门,白榆谈不上高兴还是失落。

    反正刚才测试完陆炳的心性,他就有心理准备了。

    陆炳有点不放心,追问道:“只是让你暂避风头,你心中可有不满?”

    白榆毫不犹豫的答道:“当然没有!”

    自己辛辛苦苦键政了半天,但自己却什么收益也没有,从个人利益角度而言都是白忙乎。

    至今依然是一贫如洗、家徒四壁,为了请人照看父亲还得打欠条,这哪像是有执勤资格的锦衣卫校尉?

    午门这边虽然容易参政议政搅风搅雨,但实在没有油水,这是个大硬伤。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