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5章 风开始叫孩子的名字(2 / 3)

加入书签

竟随着她的心跳微微搏动,仿佛有了生命。

第二天,盲童独自来到溪边。

他似乎感应到了什么,伸出小手,学着昨日灯焰的跳动,有节奏地拍打着水面。

“啪,啪,啪……停。”

三响一停,如同一段古老的密语。

而那溪水,竟也回应了他!

水声不再是杂乱的流淌声,而是随着他的拍击,出了“听……听……听……”

的清澈回响,同样是三响一停,如同最默契的问答。

正在溪边洗衣的妇人们听到了这奇妙的二重奏,其中一个妇人福至心灵,平日里哼唱的《听水谣》不自觉地变了调子,从原来的单声吟唱,变成了一出一入、一问一答的双声部合鸣。

她们明白了,那个被称为“玄音”

的孩子,他那永恒的静默,正在化为整个世界对他的回应。

异邦学者的旧居里,烛火彻夜未熄。

他的大弟子正对着师父留下的遗稿出神,那只师父生前用过的空碗就摆在讲台上,碗底不知何时凝了一层薄薄的露水。

在烛光的映照下,露水中央竟浮现出一个幼童仰头望天的模糊身影,嘴唇翕动,却听不到任何声音。

一阵夜风穿窗而入,吹得烛火一阵摇曳。

弟子心头一紧,只见那碗底的露珠被风吹得轻轻颤动,一阵若有若无的低语,竟顺着风声钻入他的耳中:“问……问……”

那声音充满了迷茫与探求,仿佛一个迷路的孩子在寻找归途。

弟子双眼一热,泪水险些夺眶而出。

他颤抖着拿起讲台上那本师父毕生心血的《归途论》残卷,轻轻放在露珠旁边。

书页无风自动,“哗哗”

地翻了起来,每当停在一页,碗底的露珠便会再次震颤,出一声清晰的“问”

次日天明,村里那些识字不多的幼童们路过学堂,看到那本摊开的残卷,竟像是受到了某种感召。

他们跑回家,用泥巴捏成字块,歪歪扭扭地在上面刻下自己认识的字,然后跑到学堂的外墙上,一个一个地贴上去。

每当一个泥字被贴在墙上,讲台上的空碗便会出一声轻鸣。

弟子含泪看着这一切

夜色再次笼罩村庄,聋儿开始了每晚的巡视。

他惊奇地现,各家各户门槛上那些盛过清水的空碗,不知何时全都被倒扣在了地上。

清冷的月光洒下,碗底那些未化的霜痕,竟在月色下泛着一层奇异的清辉。

风,在巷子里穿行。

这一次,不再是无声的流动。

当风拂过第一只倒扣的碗时,一个清晰的名字被唤了出来——“芽”

风继续向前,拂过武馆门口的陶碗,那厚重的声音响起——“跑”

风绕到溪边,拂过新妇家的碗,那轻柔的回响荡开——“听”

风最后掠过学堂,那带着探寻意味的声音随之而来——“问”

四个名字,如夜的细语,在村庄上空此起彼伏,却又清晰可辨。

聋儿心跳加,他从怀中取出一枚陶哨,却没有吹响,而是按照一种奇异的“七息节拍”

,用陶哨的顶端,轻轻叩击着脚下的石板路。

“叩,叩,叩……”

哨音未出,风却骤然大了起来!

那一瞬间,所有的声音汇聚在一起,“芽”

“跑”

“听”

“问”

……四个名字仿佛被赋予了同一个灵魂,在风中齐声鸣响,如同一场盛大而庄严的合唱!

聋儿仰起头,闭上双眼。

他知道,一切都变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