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8章 风不送信的时候(2 / 3)

加入书签

山,每人守着一座孤坟,三日不许交谈,只能用自己的呼吸,去感受脚下土地的脉动。

弟子们惊愕、不解,却无人敢违抗。

坟山的夜晚阴冷而漫长,死寂压得人喘不过气。

第一夜,是恐惧。

第二夜,是麻木。

到了第三夜,当一轮清冷的月亮挂上中天,一名最年轻的弟子忽然在自己的孤坟前,缓缓地动了起来。

他的动作生涩、笨拙,毫无章法,却像一用身体吟唱的悲歌,如泣如诉。

岳山悄无声息地出现在他身后,只听见那少年唇间溢出梦呓般的低喃:“爹,我学会扎马步了……你看见了吗?”

刹那间,少年一拳挥出,拳风中竟带出了一抹淡淡的光影。

那光影并非什么英灵神只,而是他自己幼时,被一个高大身影牵着小手,蹒跚学步的倒影。

一滴滚烫的泪,从岳山那张饱经风霜的脸上滑落,他迅背过身,抬手抹去。

“武道……回家了。”

他喃喃自语,“终于。”

另一边,玄音行走在七村八寨之间。

她所布下的“静听阵”

生成的文字雨,已经很久没有出现过了。

她知道,人心依旧像被巨石压住的野草,渴望阳光,却无力抬头。

她没有再设法坛,也没有召集信众,只是在每一个黄昏,静静地坐在村落的井边、灶旁、田埂上,像一块沉默的石头,等待着。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整整七日,无人与她交谈。

直到第七日黄昏,在一个破败的村落井边,一个形容枯槁的老妇人抱着一件洗得白的孩童衣物,跌跌撞撞地坐到她身边。

老妇人没有看她,只是对着那件衣服喃喃自语:“乖孙,你走那天,奶奶……没敢哭出声啊……”

玄音什么也没说,只是伸出手,在那妇人颤抖的后背上,轻轻地拍了拍。

次日清晨,玄音离开时,无意间回头一瞥,竟现那口古井湿滑的井壁石缝间,不知何时,竟生出了一行细小的青苔,组成了一句完整的话:“谢谢有人坐在这儿。”

玄音伸出手指,轻轻抚摸着那行绿色的字,脸上露出了释然的微笑:“原来倾听,是让沉默长出声音。”

在遥远的边陲小镇,那个眼眸清亮的小女孩牵着失明的盲童,也遇到了同样的困境。

镇民们都摆着手,说他们这里土地贫瘠,人心也贫瘠,“无故事可讲”

小女孩没有强求,只是每晚都在借宿的院子里吹起竹笛。

但她吹的,不再是那激昂的《启航曲》,而是盲童白天里无意识哼出的童谣变调。

那旋律简单、纯粹,带着一丝孩童式的忧伤。

第七个夜晚,盲童忽然在梦中猛地坐起,用一种清晰而陌生的语调,背诵出一段从未有人听过的诗句:“风是碎的,因为它装过太多没出口的话。”

小女孩被惊醒,连忙点亮油灯,将这句诗记录下来。

第二天,奇迹生了。

镇上那些声称“无事可讲”

的老人们,纷纷开始讲述。

他们讲的不是什么英雄传奇,而是“我那年饿着肚子走了三十里山路,就为了看一场皮影戏”

“我媳妇当年,就用半个麦饼把我换回了家”

小女孩这才明白,不是她带来了风,而是她用那纯粹的旋律,让那破碎不堪、承载了太多话语的风,找到了一个可以倾诉的入口。

而林尘,在将那枚“听”

字吹入风中的某个夜晚,忽然心有所感,望向后山。

他感觉到那里的风,动得异常。

非响,非静,而是一种沉重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