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新婚大喜(2 / 4)
的西凤醉,有青衣君祠特酿的桃花酒,有安西袁氏出产的葡萄酒,随便喝,不醉不归。
大客厅全是皇亲国戚,就不分男女席了,正中留了皇帝和秦贵妃、慈孝贤妃的位置。
左一是宣王夫妇领着小女儿李仙宜,左二是楚王太妃陆寿长和儿子,左三是齐王夫妇,左四是越王夫妇,左五是梁王夫妇领着儿子李卓。
后面依次是纪王夫妇、赵王夫妇、曹王夫妇、洛东王夫妇,胶东王夫妇,南宁王夫妇,高平王夫妇,还有未婚的几位小皇子分坐了几席。
右边案几是那些长公主们、已婚的公主、县主们,多是夫妇一桌,也有带着年龄小的儿女或孙辈一起来,就安排在同一桌。
主陪客是王将军夫妇和王院长夫妇,副陪客是王氏族中的几个长辈。
其余的客人,男子中官位较高或年龄长的安排在偏厅,王尚书出面作主陪,王院长的两个庶子和本族中有官位的哥们弟兄作副陪。
男子中年龄较轻或辈分较低的,一般安排到客棚里,由大姑父顾廉主陪,王家几个族兄弟,还有几个曲氏表亲和长孙氏两兄弟副陪。
外来的女客都在三进院临时腾出来的大厅里,那原来是留做孩子读书用的课堂。
长孙夫人和王将军夫人当了主陪,王氏本家几个女长辈做了副陪。
王氏本家的女客无论长幼都在后堂,各家带的小孩子也多在后院,跟着自家祖母或母亲,曲氏领着女儿王雪做主陪,从青州赶过来的王善惜做副陪。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韩五娘是商贾,袁掌柜是寡妇,王善唯是二婚,这三位跟别人一起不方便。
主要是怕有不长眼的事多,说三道四得惹她们不开心。
干脆就把这几个人安排在一起,单独在一个屋里开了两桌,也不用外人作陪。
新人在正厅行大礼,拜天地,拜帝王,夫妻对拜时,王雷没让郡主下拜,自己对郡主行了大礼,在座无不夸赞这对新人实在般配。
王雷本就长得好看,在青州当了近三年刺史,有了历练,气质上更是沉稳,人也有了棱角,显得更有男子汉气概。
此刻穿着新婚礼服,头上带了皇帝赐的金镶白玉冠,腰上的革带镶着八宝,是慈孝贤妃所赐,与郡主的玉带恰是一对。
此时春风得意,满面笑容,更显得玉树临风,一表人才。
广平郡主穿着暗绿色金线镶边的大礼服,头上戴了皇祖父赐下的豪华凤冠,腰上系了慈孝贤妃赐的八宝玉带,脚上穿了秦贵妃亲手做的婚鞋。
秦贵妃给吴王面子,也想作下人情。
亲手在鞋面上绣了金莲、蚕蛾、葫芦、如意等图案,缀了不少小珍珠,全是祝福之意。
郡主因为避旱灾,在青州呆了近一年,跟未婚夫婿天天耳鬓厮磨的,两人关系十分亲近。
她虽然以团扇遮面,却没有一般新人的局促不安,双眸含笑,神情喜悦娇嗔。
皇帝看得喜笑颜开,连连称赞郎才女貌,天生一对。
笑看新人拜了堂,说了两句祝福的话,又喝了新人的敬酒。
慈孝贤妃与秦贵妃也喝了新人的敬酒,各自放下一个红包,说了两句贺喜的话。
皇帝与二妃对看一眼,三人自恃身份,不愿意久待,受完新人敬酒,就领着两位妃子撤了。
他在这里,大家都不自在,喝得不尽兴。
皇帝一走,气氛顿时轻松许多。
宣王夫妇喜笑颜开,他们与王尚书的大舅长孙宇结了亲家,说起来亲上加亲,就是辈分有点不对,广平管自己称皇大伯,却要管自家女婿叫一声表叔。
反正也没有血缘,姻亲关系不要太较真,各论各的吧。
新人上前敬酒,宣王妃说了几句祝福的话,拿出一个黄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