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觊觎青衣君祠(1 / 4)

加入书签

王善一呆在安南,不知道王侍郎的小北山去年大好,春天时花开得好,老天又照顾,风调雨顺结得好果。

蜜蜂扩大了好几倍的种群,各种花蜜的产量比去年多着三倍。

青衣君又给了资料,改良了套纸袋的技术。

技术不复杂,一说就明白,可果子的品相更好了。

利用透光的原理,出现了一批带有字迹的果子。

果子在都城大卖,收益特别好。

王侍郎把今年的收益拨出一半给王雷,算是暂时借给他的,不要利息,啥时候有了啥时候还。

王善一也不知道青州去年也挺顺利的,但王雷还是特别难过,自己手里没什么余钱了,想着过年就愁。

接手潜秀山两年了,收益真是不大。

夏收一季麦子,留了种子和庄丁们要吃的,剩下的全酿酒了。

秋季收的那些番薯、洋芋、黄豆产量虽大,一半给了二舅姥爷,顶了那二千多老军士的工钱。

剩下的还要人吃马喂,再给两州府兵营一些好处,根本剩不下钱。

全指望表姨母袁掌柜和妹妹小雪买那些玛瑙水晶原石,用结算得的钱运转。

姑姑一直不让停,还要继续展,一直开山、凿梯田、种果树,周而复始。

王雷没难过多久,就收到袁氏柜坊转过来的一大笔钱,说是他父亲卖了秋获,暂时借给他周转的,不着急还,啥时候方便了啥时候再说。

王雷的心马上就放到肚子里了,还是阿父疼自己,理解自己。

每年别人到冬季农闲都是悠闲度日,王侍郎从不敢歇着。

他得组织人经管好几个暖棚,几处作坊呢,还得让人把养殖场管理好,保证动物们安全过冬。

过年前,长孙夫人把自己嫁妆中的两个都城郊外的庄园交给王侍郎经营,两个庄园加在一起,有一千七百多亩了,每年只需给他娘二千六百贯钱。

因为长孙夫人这些年管理两个庄园,可能是水平一般吧,平均下来,每年差不多也就是收入二三千贯钱。

王侍郎本来不想接手,长孙夫人就道:“善先,娘老了,操不上心啊。

近年来,还添了腰痛脖子酸的毛病,觉得累,不想管事了。

娘就你一个亲生儿子,你不管难道让庶子夫妇来经手吗?要是那样,娘死不瞑目。”

王侍郎就认下了,想着反正一只羊是放,一群羊也是放,小北山离都城还是有点远,拉鲜果的成本也比较高。

娘的两处庄园种庄稼收入低些,要不人说一亩园十亩田呢,自己有技术,销售渠道也畅通,不如也改成果园得了。

回头见了妹妹跟她说,帮忙再买一大批果树苗子。

他想好了,最好卖的就是那些所谓的蜜桃、樱桃、苹果、鸭梨,就多种植那些果树。

王侍郎心里这样想,就没种冬小麦,小麦正常是五月成熟,怕耽误明年春天种果树。

干脆让庄丁们种了一些大蒜,一来大蒜比小麦收得早,即使没长太好也不打紧,最多减产一些,不耽误种果树。

二来蒜的用处也多,蒜苗、蒜苔、大蒜都可以吃,蒜还有解毒、除虫子的作用。

他的果园一旦生蚜虫,就会用稀蒜汁喷洒,那些养殖场,也会偶尔给动物们喂些蒜解毒,预防肠胃里的寄生虫。

王侍郎自从接到儿子的来信,知道妹妹跟着白先生去了安南,说看望外祖父,他心里就觉得空落落的。

妹妹在时,尽管也是见不着几回面,心里就感觉有底气。

她一离开都城,他心里就有点虚。

在青州帮儿子还好些,至少两地距离不太远,怎么一下子就去安南了呢?这么远,正常脚程,来回差不多大半年呢,山高水远的,路上未必安全。

就是妹妹有通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