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多行不义必自毙(1 / 4)
王侍郎关心地道:“马总管是难得的好人,听说您九岁入宫,到现在,在宫里四十年了,该为自己打算了。
区区妆品,要是效果好,就全是马大人的功劳,要是没效果,就不必提了,您看好不好?”
马太监听了这话有些感动,点头道:“王大人,您是咱家的知己啊!
放心,咱家一准把这事办好,有了好处大家都好嘛。
要是没什么效果,咱家就不提这事,省得太后不痛快。”
胡僧想好后就开始在各大庙宇出豪言,说自己在天竺四眼天神庙修行时,寺里的师傅看他诚心皈依,赐给他一种神药,人吃了可以返老还童,延年益寿。
大家都说他在吹牛,他在都城里混了十来年了,要有这种神药,还用到处混吃骗喝吗?
胡僧就到陈留侯的府邸求见,陈留侯早就听到传言,心里半信半疑,现在既然到了自家门口,就见上一见,见识一下所谓的神药。
两人见了面,陈留侯看毕士钱有一副佛相,心里先认可几分。
又听胡僧一通白话,并拿出一丸神药,让陈留侯找人试药。
陈留侯就让府里的老仆人上来试药,看看效果如何。
老仆人不敢违逆主人的意思,就把心一横眼一闭,吞下药丸。
过了一会儿,觉得神清气爽,精神比平常好多了,就坦言自己的感受。
陈留侯大喜,花三千贯钱买下十粒药丸。
胡僧自到中原,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多钱摆在眼前,激动地心都跳到嗓子眼,好容易才压下来。
太后用了马太监献上来的乌粉和面膜,又吃了陈留侯送来的益寿药丸,效果极明显,心情大好,就赏赐给马太监不少财物。
马太监要分给王侍郎,王侍郎如何肯要,不但不要,还送给马太监一些财物,劝他找个地方买个宅子,将来出了宫也有个地方去,马太监十分感动,这是遇到贵人了。
太后对比了服用国师丹药和胡僧丸药的效果,觉得胡僧的药丸更好,吃了药,精神抖擞,心胸敞亮。
不似吃了国师丹药后,腹中隐隐作痛,心烦气躁,夜不成寐。
就把国师进献的丹药停了,只吃胡僧进献的丸药,一天强过一天。
加上马太监源源不断提供的妆品,白头慢慢变黑,质变粗,还有了光泽。
面部变得细白,一些细纹也平了,两道法令纹也变浅许多,整个人状态极好,仿佛年轻了二十岁。
后宫众人见了,无不赞叹。
不久太后就召见了胡僧毕士钱,见这人一副佛相,顿时心生好感。
又听他讲经变故事,还讲早年游历时的经历与见闻,十分感兴趣。
王侍郎多方查探,掌握了国师违法乱纪的证据。
还现一件有趣的事,跟国师的大弟子灵风有关。
灵风俗家姓张,小名张全,父亲是白云山脚下一家大户的佃农,长年劳累,勉强顾住温饱,家里挺穷的。
张全四岁时父亲先去了,六岁时母亲也病故了。
有一个妹妹张星,那年才四岁。
兄妹俩养不活自己,灵风求了本家一个叔叔,让他收养妹妹张星。
那叔叔自私小气,家境一般,怕给自家增加负担,不肯收留。
张全把自己卖给白云山上的道观做杂活,得了二十贯钱,把钱给了本家叔叔,他才勉强收下张星。
后来,白云山天师洞的智仙师傅去玄真观办事,见了张全道童十分喜欢,就收他为徒,道号清明,带到天师洞侍候他。
智仙师傅悬崖失足过世后,清明到千阳山全真观拜到全真子门下,因长相帅,识字,会讲道经,当了入室大弟子,改号为灵风。
没多久,灵风就现国师不是什么好人,想离开却没找到更好的地方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