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他中计了(2 / 3)
的超级闪电隼上安装精确数据收集装置,超级闪电隼至少还要生产三个批次,我希望可以基于当前批次的数据,对未来批次的超级闪电隼进行调整。”李听寒点了点头。提出了新的请求。
“这个要求是合理的,只不过阁下也知道,我们现在处在演习状态下,作战任务比较重,因此您的工程团队如果想拿到第一手资料,恐怕得加个班了,至于廖准尉,我明天会安排你们见面。”诺埃尔说。
“那就多谢司令官阁下了。”李听寒点了点头。
次日1500,廖勇在出击前三小时被叫到了司令官办公室。
“之前你们也都认识了,我就不多说,李听寒主任有些事情想和你聊聊。”诺埃尔开口说。
“我?”廖勇有点奇怪,“请问李主任找我有什么事?”
“是这样的,我了解到准尉你在之前完成飞行员技术比武第三飞行技术考核科目时,在临界高度完成了数个高过载机动是吗?”李听寒开口问
“是的,因为当时我的队长要求我飞到及格线,而根据我的计算,要想飞出及格以上成绩,除了保证爬升的效率外,在临界高度上至少需要完成三个18G以上过载的机动,所以我就这么做了。”廖勇回答。
“那么,请问你认为,现阶段的战斗机想要在临界高度做高过载机动需要什么条件呢?”李听寒得到了肯定答复后继续追问。
“呃,请问是要求所有飞行员都能做到吗?”廖勇问。
李听寒点了点头。
“那别想了,不可能的。”廖勇当即做了否定。
“不可能?为什么?”
“你是研究人员吧?那应该比我更清楚空气动力学,在卡门线以上的临界高度下战斗机的升力全部由发动机提供,仅依靠姿态喷口要怎么做出来高G机动?”廖勇反问。
“那阁下不是做到了吗?”
“那阁下也应该知道,我并不算是非常一般的飞行员吧?”
两个人之间都已经开始用阁下互相称呼,这在联邦里算是一种相当不客气的交流方式。
“好了好了,李主任不妨说说你为什么认为,或者说需要让所有人都能做到精英飞行员才能做到的临界高度机动呢?”
“这也不是我想,事实上,这是空军给我们的技术指标。”李听寒叹了口气,开口说:“xtA-19是以第二阶段第三世代战斗机为目标展开研发攻关的,虽然在今年一月完成了初次验证,但是军部在第一次验证后,基于第一次验证的数据,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我们在一年内解决,现在已经是七月了,时间上不容乐观,我是检测到了廖准尉你飞出来的数据,所以才专门跑来的。”
“原来如此,抱歉,刚才是我唐突了,只不过想要在那个高度上做机动,我想你们可能需要重新设计一下宇宙战使用的机动喷嘴的性能。”廖勇不是嘴硬的人,道歉之后立刻提出了自己的想法。
“何以见得?”李听寒第一次听到这种思路。
这也不奇怪,机动喷嘴的推进剂是特制的,需要使用机动喷嘴的话,得在起飞前专门加注燃料。
但是,这毕竟是宇宙使用的喷嘴,而在宇宙里,基本上八成以上的机动动作都能依靠矢量喷嘴实现,机动喷嘴只是在进行矢量喷嘴提供的控制力矩不足以满足机动需求时的补充。因此机动喷嘴的推进剂的总量不算大不说,推力实际上也比较有限。
因此,基本上所有的第二阶段战斗机在机动喷嘴的配置上都是比较保守的,超级闪电隼全机只有八组机动喷嘴,每组的推进剂只够使用六次。
廖勇上次飞完第三科目之后的时候,在回到气动有效高度前几乎是自由落体,要不是他之前控制过航线,让机体以一个阻力相对合理的角度下坠,他可能早就摔了。
“对,机动喷嘴,矢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