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9章 红星海运的规划,买船,狼肉宴,海运先行(4 / 9)
nbsp; 半路上船出问题了,要是需要救援的话,那就是天价的费用。
有时候一次救援费,都能买半艘船了。
更重要的是,船上的货物都有合约,如果没有办法及时运到的话,需要赔付大量的违约金。
虽然这种可能性比较小,但是也不能不防备。
“该花的钱还是要花的,咱们可以先购买几条新船,满足日常运营。”
“其实.”郑玉山抬头看看李爱国,说道:“咱们可以买那种还没交付的远洋货轮。”
“还有这种船?”
“一般情况下是没有的,毕竟远洋货轮从航运公司下订单,到造船厂生产出来,需要七八年时间,每艘远洋货轮都是先有买家,再生产出来。”
郑玉山把情况简单介绍一遍,李爱国听完哑然失笑。
那家倒霉催的航运公司名叫德斯塔,来自潘帕斯雄鹰家。
早些年潘帕斯雄鹰家发展得很好,其丰富资源赋予它巨大的潜力,已经算得上准发达国家了。
德斯塔航运大肆扩张,在挪威的船厂订购了三艘万吨远洋货船,本来打算等船造好了,就能赚得盆满钵满。
只是没想到小美和老毛子同时把目光投向了潘帕斯雄鹰家。
同时潘帕斯雄鹰家内部的情况也发生了翻天地府的变化,平均每两年换一个当家人,搞得一塌糊涂。
德斯塔也曾想着开拓国外业务,只是小美家和欧公子都盯着。
在内外交困的情况下,德斯塔干脆直接摆烂了,宣布破产。
负责造船的厂家懵逼了,那三艘万吨远洋货轮马上就要交工了,买主却没有了。
这年代的造船模式,不是“拿到定金再花钱”,而是“先垫资启动,定金仅够填部分窟窿”。
船厂早已垫进去的钱比定金多一倍,相当于造了大半艘船,只拿到五分之一的钱。
德斯塔一破产,这部分垫资直接变成收不回的坏账。
按理说只要把船卖掉,船厂也不会亏太多。
关键是能买万吨货轮的要么是国家背景的航运公司,要么是少数大资本家,德斯塔本就是少数有实力的买主之一。
“可以便宜多少?”李爱国直接问道。
“至少百分之三十吧。”郑玉山犹豫片刻,给出了一个保守的数字。
“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