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1章 先进的东西,并不是合适,面见【先生】(4 / 9)

加入书签

   这哪里是助理啊,简直就是人形GPT。

    搞明白事情的来龙去脉后,【先生】道:“一个火车司机能够抛弃门户之见,想着用火车换取卡车,难得啊。”

    李爱国沉声:“买不如造!咱们不但是换卡车,如果有机会的话,最好是能让伊卡路斯(Ikarus)客车制造厂,把生产却贝尔卡车的技术转让给我们。”

    助理闻言手指忍不住攥紧了钢笔。

    主动提出如此重大的建议,这个火车司机有些孟浪了.

    只是没有想到的是,【先生】非但没有生气,反而点点头,赞赏道:“买人家的,毕竟不如自己造。

    爱国同志,你这个想法很好嘛。”

    他停顿片刻,和蔼的说道:“你以后有什么好的想法,好的建议,都可以直接跟我谈,哪方面都行。

    我对于你们火车司机的生活和工作非常感兴趣。”

    闻言。

    李爱国知道自己到了离开的时候,跟【先生】打了招呼后,转过身离开了书房。

    走在走廊中,李爱国才发现不知不觉中自己的后背竟然黏湿起来。

    要说李爱国不害怕,那是不可能的,刚才那位可是【先生】!

    但是李爱国不后悔。

    因为在前世,国内研制ND1型内燃机车的项目,可谓是一场灾难。

    哈尔滨铁路局科学研究所对ND1型内燃机车分解测绘,并且花费了大量人力物力进行改进,于1958年制造出两辆内燃机。

    这种内燃机被命名为“建设”,在国内产生了不小的轰动,所有铁道人都期待“建设”型内燃机能够大有作为。

    随后“建设”内燃机下线后进行了环线实验。

    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因为马力问题,“建设”型内燃机车没有投入量产,也没有正式投入运营,两台试制的机车最终不知所踪。

    不但在国内,在国外内燃机的发展也有相同的遭遇。

    世界上第一台内燃机车在1913年便开始营运,在随后的很长时间内,因为技术原因一直没能得到大力推广。

    一直到六十年代,大功率硅整流器研制成功,并应用于机车制进。

    出现了交直流电力传动的2 940千瓦内燃机车,内燃机车才有跟蒸汽机车掰手腕的能力。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