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1章 这老三是越来越有本事了(1 / 2)

加入书签

怕二狗子娘管不住自己的嘴巴,和奶奶说漏嘴,三姑并没有告诉二狗子娘,她在火车上生的事情。

知道奶奶担心她,火车上的事情,三姑连大姑二姑都没有说,更不敢告诉二狗子娘这个大嘴巴了。

要是给她说了,甭说爷爷奶奶,全村人都会知道了。

“没事儿,现在是同学,你们上着上着就成对象了。

那个戏里的梁山伯和祝英台,不是也是同学,后来不是也成了两口子。”

二狗子娘安慰三姑,好像那个人不是三姑对象,她还有点儿遗憾。

“婶子,你猜岔了,我那个同学是个女生,你说我们两个女生怎么谈对象?”

为了浇灭二狗子娘的八卦之火,三姑只能撒谎,称写信的同学是个女生。

“哎,一个女生有多少话不能在学校里说,这都放假了,还掏钱买邮票撵到家里来说。

三妮儿,就算咱有点儿钱,咱也不能乱花,有啥事儿咱留到学校里说,可别费劲吧啦的给她回信了。

有那功夫,咱还不如坐那儿看会书哩。”

二狗子娘的语气有些心疼,好像那买邮票的钱,是从她的口袋里拿出来的一样。

“行,我知道了,婶子,我不给他回信,我在俺二姐这儿,每天忙的不行,哪有那么多闲工夫写信啊。”

三姑顺着二狗子娘的话说,虽然二狗子娘八卦好事儿,但她从来都没有坏心思。

一直到腊月二十七,二姑的裁缝店才关门,三姑跟着二姑和回家。

一进家门,就看见大伯和奶奶,在院子里的大梨树下杀鱼。

已经杀好的大鱼,摆在柳条筐子里,旁边的大盆里,还有三四条活蹦乱跳的大草鱼。

“娘,今年怎么买这么多鱼啊?”

也难怪三姑这么问,以前每年过年,家里也就买条最小的草鱼。

蒸熟了,供奉了神佛,留着给姑奶奶们带孩子们回娘家的一道菜。

后来家里条件好了,也就买个两三条,也是用来招待客人。

像今年这样,一下子买六七条,三姑长这么大,还是第一次。

“这哪是买的,是老三的鱼塘里出鱼了,给咱提溜过来的。

不叫他拿这么多,他也不听,往盆子里一倒就走了。

这老三是越来越本事了,就那么一个破挖土坑,到了他手里,就成了聚宝盆了。

上年冬天里才收拾成鱼塘,已经出了两回鱼了。

五月里出了一回,这才半年多,又出了那么多鱼。”

奶奶一边清理鱼,一边感叹。

奶奶说的那个大破坑,是满山坡旁边,几年前大队卖给邻村砖厂烧砖的土地,有十几亩地。

挖了好几年,地里的土挖完了,变成了一个十几亩地的大荒坑。

大荒坑没法儿种地,荒了五六年了,也没有人管。

去年秋天,刘长秋和村里签了五十年合同,承包了村里的那个大挖土坑。

用了两三个月的时间,刘长秋修理了大土坑,在坑里放了鱼苗,把大荒坑变成了鱼塘。

从去年腊月开始,刘长秋就在鱼塘外围,一棵挨一棵栽了酸枣树和花椒树。

今年春天开春,又在酸枣树和鱼塘之间,种了桃树杏树和梨树。

今年开始,刘长秋也不去砖窑上干活了,每天都长在村北的鱼塘上。

“这么多鱼,一下子都杀了多可惜啊,娘,能不能留一条给阳阳玩儿?”

看着盆子里活蹦乱跳的大草鱼,欢喜得不行。

“阳阳不敢玩儿,刚才站在这儿看鱼,被一条从盆子里跳出来的大鱼,砸到了脑袋上,砸了一个跟头,吓哭了。

估计今年过年,他是再也不会来看鱼了,都杀了吧,省得阳阳看见了害怕。”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